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0年11月03日 星期二

    在线社会公民需要什么样的信息素养

    《 文摘报 》( 2020年11月03日   07 版)

      在线社会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形态,一定会伴随产生新的伦理冲击、新的社会行为准则、新的道德观念和新的价值取向。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是信息意识。在线社会最显著的变化是信息过载,这要求我们不得不对信息作必要的过滤和筛选。

      二是计算思维。在线社会最基础的科学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可以为在线机制提供信用和安全的保障,在线活动的身份认证、疫情抗疫中的健康码、电子支付时的动态密码等等都是具体表现。无处不在的人工智能支持、智能决策要求我们随时随地面对新的要求。

      三是在线式学习与创新。不断更新的在线信息、丰富多元的在线资源、随选随用的在线工具都成为在线社会公民的学习与生活的环境。如何利用在线信息、资源、工具让学习更有趣、工作更高效、生活更从容,都无时无刻不在考验在线学习与创新。

      四是在线社会责任。在线社会最关键的挑战是维持在线社会生态健康。即时、快速和参与是在线社会的基本元素,视频通话、线上课堂、网络会议、直播带货,和面对面交流一样的是,都是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没法收回,和面对面交流不一样的是,每句话都记录在案,可以回放。在线社会不再有单纯的受众,短视频的观看者也可以实时参与讨论、评论,继续看或者刷下一个都是态度。该不该说?该不该转?该不该做?怎么说?怎么转?怎么做?都无时无刻不在考验每位在线参与者的在线社会责任。

      (原题:《在线社会悄然而至》)

      (光明网 熊璋)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