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9月27日晚,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书房接见来访的日本首相田中角荣,送了一套古籍《楚辞集注》影印本给田中首相。《楚辞集注》汇集名家对屈原《楚辞》的注译读解,原为山东聊城海源阁藏书,后为刘少山收藏并捐赠给国家,影印出版。毛主席经常翻阅,爱不释手。
刘少山是谁?刘半城又是谁?在上海华容路的宛南华侨新村,笔者采访了《楚辞集注》捐赠人刘少山之子刘植,他年过八旬,精神矍铄,学者风度,曾经担任过上海电力学院副院长。刘植拿出一块瓦棱清晰的红瓦片说:“这片瓦片,上面的德文写的是青岛刘子山监制。祖父刘子山的事业发展起点可以说从这片瓦片开始。”
1877年,刘子山出生在山东掖县(莱州)湾头村,家里兄弟姐妹八个,只有五间破房七亩地。他是老二,属牛,14岁就进城做童工,在青岛德国神父家里做仆役。他天性好学,干活时死记硬背德语单词,渐渐会讲德语了。而后,湖广总督张之洞要在湖北大冶开发铁矿,聘请德国人勘探矿产,有人就推荐刘子山到洋务系统工作,给张之洞做德语翻译。
刘子山有了一定的积蓄后,回到青岛,做的第一笔生意是进口美国大来公司木材,做红松木买卖,赚了第一桶金。此时的青岛正在大兴土木,迫切需要建筑材料。他又买下德国人办的红石崖窑厂,扩建成一个砖瓦厂,专门烧制洋式红色砖瓦,获利颇丰。他还收买过一家德国兵工厂,改造成一个船修厂,北方的大船都在那里修。他开办永利汽车行,经销美国产别克牌汽车。他投资50万两白银,修烟台到潍县的公路。青岛人把他叫作刘半城,就是因为昔日百分之四十的青岛居民,都住他盖的房子。
刘子山从打工仔变成华北首富。他又在金融业发展,办了东莱银行和安平保险公司,发行过钞票,在上海、天津等地也有大量地产。他作为主要出资人,捐资创办了私立青岛大学、私立青岛中学、青岛女中等学校。
清末民初,全国有四大藏书楼阁:江苏常熟铁琴铜剑楼、山东聊城海源阁、浙江湖州陆氏皕宋楼、浙江杭州丁氏嘉惠堂八千卷楼。江南占了三家,此外只有山东一家。但是,海源阁传到第四代杨敬夫时,每况愈下。海源阁受过几次火灾,还遇上土匪抢劫。20世纪20年代,杨敬夫举家搬迁到天津,把书也搬到了天津。当时,杨家家境拮据,就把一批书抵押给天津盐业银行。杨敬夫手里仅剩二十种宋元善本,他想把这些书卖掉,换点钱,再做生意。
宋版书籍价值连城,曾有“一页书一两黄金”之说。有个在青岛报社工作的朋友,把海源阁卖书的消息告诉了富甲一方的刘子山之子刘少山。那时,刘少山已经子承父业,担当大任。嗜书如命的刘少山很想把这二十种书都买回来,但买书费用不菲,刘少山需要禀报父亲才行。起初刘子山认为:“这些书不应该个人保管,都是国家的无价之宝,私人保管不大恰当。”杨敬夫回话说:“我这些书,日本人早就看中了,我不想让这些书流落到日本去。”刘子山甚为感动,答应刘少山花重金把这些书买了下来。
刘少山出巨资收藏一批宋元善本,全家冒着生命危险保护着文化瑰宝。到了和平年代,刘少山将它们捐献给了国家。
有一年,刘家后人从海内外集结,重返青岛寻旧。刘子山造的精致房子,在青岛鳞次栉比,到处皆是,有的还成为文物保护单位。但刘家在青岛已经没有一间房子,没有片瓦。青岛湖南路39号别墅,是当年刘子山用来避暑的洋楼,也做过东莱银行的办公楼。刘植依稀记得:“爷爷曾经在济南兴办了一所做慈善的厚德平民工场,吸收无业者编织地毯,专门为青岛湖南路39号客厅编织了一条硕大地毯。后来,这条地毯运到天津,生怕弄脏,平常不铺,只有过春节时才会铺在中式客厅。”
刘植看到青岛湖南路洋房在修缮,就向工程队要了一片红瓦。瓦片上德文刻的字清晰可见:青岛刘子山监制。
岁月沧桑,刘植在上海家里拿着祖父留下的这一片红瓦对我说:“这片瓦片意味着这一百年的变迁。他(祖父)有这么多的房产,当时他是华北的首富。但他对我们的要求,要自食其力。我祖父,我父亲,到我们这一代,完完全全跟上社会潮流的发展。我们家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本来私有的变成公家的。我父亲刘少山没有一句怨言,而且都是积极支持。我们没有靠家庭财富传承,而是靠自己奋发图强。现在先辈留给我们的,也就是这一片瓦。”
这片瓦片,刘家无价之宝。
(《解放日报》10.15 冯乔 隗宸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