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权小张”事件不必苛责舆论跑偏
近日,“小张被浴室玻璃门割伤手维权”的新闻意外冲上了热搜。小张是宁波市的一名普通市民,但因为长相帅气引发网友关注,不少网友由此断定“一定是物业的责任”。
这让不少人觉得原本的议题设置失焦了,不过也犯不着痛心疾首,很多时候,人们认为网络舆论代表着公共言论,是经过思辨与沉淀的。其实无数的案例已经提示了,网络舆论和个人的心情是一样的,它远远不是完美的,相反是捉摸不定、有时甚至是令人啼笑皆非的。人们期待着网络舆论变得更好,但由于庞大的基数,常会出现令人不适甚至与预期完全相反的一面。
社会的有序运转,仍然有赖于良知、法律、价值观等等埋于表层之下的支撑物。就像小张维权成功与否,起到决定意义的,只能是法律。
(红星新闻 9.23 易之)
别车泼咖啡司机被刑拘
前两天有网友发视频,反映在北京朝阳区安定路一辆黑色小客车多次别停后车,并在后车从右侧车道超车时,向后车前挡风玻璃泼洒咖啡。目前,该司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
对于这件事,很多人也会情感代入,因为开车出行时不时就会遇到这样的“路怒症患者”,但很多时候只能忍气吞声,要和对方理论的话时间精力成本太高。久而久之,道路上可能出现一种危险的“逆淘汰”趋势——谁不讲理谁就更畅行无阻。
泼洒咖啡的车主,尽管没有造成很严重的后果,但因为这个恶劣行为被刑拘,释放了一个明确的信号:道路上驾车如果做出危险行为,无论是否造成严重后果,行为本身就足以被追责。不要心存侥幸,以为只要自己“技术好”不出事就没关系。
(澎湃新闻 9.24 守一)
“公职人员下班也不能喝酒”,过界了
近日,甘肃省庆城县印发了《关于禁止公职人员饮酒的规定(试行)》的通知,该“禁酒令”第四条明确规定,公职人员不论是正常上班还是节假日值班、执勤或工作日八小时外一律禁止饮酒。
将禁酒令延伸到“八小时之外”,牵涉到的公职人员权利保障和义务界限问题,值得探讨。说到底,饮酒本身只是生活的一种自然形式,分清公职人员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界限,不仅是对公职人员的权利保障,也是对政令尊严的维护。
对于一项政令而言,要讲求执行上的可操作性。在八小时之外,当地该如何对公职人员进行监督,是否能承担得起为此而付出的行政成本,这些显然都应在考量范围之内。政令施行,自古讲求宽严相济,让禁酒令真正发挥作用,同时又不滥用,就需要把握好度。庆城“最严禁酒令”,有些过了。
(《新京报》9.24 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