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0年09月22日 星期二

    “县中塌陷”让人忧

    《 文摘报 》( 2020年09月22日   06 版)

        据统计,中国2000多个县容纳了全国一半以上的学生,这些县城中学的发展,在一地可持续发展中始终起着重要的托底性作用。而这些规模巨大的学生的受教育状况也关系着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未来。然而,近年来,伴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受制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失衡的区域公共政策,不少地方的县域普通高中已经或正在遭遇优秀教师和生源的流失,这导致教育质量不断下滑,继而引发教师和学生资源的进一步流失,在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让人忧心的“县中塌陷”现象。

        如何防止“县中塌陷现象”蔓延,笔者认为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从国家治理现代化高度审视县域普通高中教育的重要地位。“郡县治,天下安”。县域普通高中是城乡教育的纽带,寄托着当地民众对教育改变命运的最后期望,“县中塌陷”对当地人最后的“教育梦”和对未来的信心来说,是严重的打击和挫伤,对一地人心的影响,也不利于就地就近城镇化战略的实施。此外,“县中塌陷”也直接影响县域经济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源、产业布局和社会发展。无论是振兴当地经济,还是推动形成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发展格局,都离不开巩固和振兴县域普通高中这个基础和前提。

        赋予都市圈中心城市(省会城市、地级市)对县域普通高中教育的统筹管理权。要强化和提升县域普通高中教育的管理层级,将县域普通高中教育纳入都市圈中心城市教育公共服务规划,对县域普通高中教育进行一体化管理,强化对县域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支持和保障力度。

        明确高中教育公共服务边界,各级政府应严禁高中学校各种形式的跨行政区域招生行为。全面普及背景下的高中教育越来越具有基本公共产品的属性,当地政府作为这一产品的提供方其服务范围是有边界的,即高中教育是为当地纳税人提供的公共产品。民办高中教育是对当地政府高中教育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补充,不能单一运用完全竞争的市场法则进行生源配置。

        高中教育是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国的“软腰”,这个“腰”直不起来,教育强国梦就难以实现,高中教育也很难“强筋壮骨”。笔者建议,“十四五”期间全面实施“‘县中’教育振兴五年行动计划”。具体来说,一是提高县域普通高中教育的保障水平。完善县域普通高中教育财政经费分担体制,实施中央、省、县(市区)按比例分担机制。二是全面提升县域普通高中教育办学条件。三是实施“县中”振兴人才固本计划。逐步缩小县域普通高中与城市高中教师待遇差距,建立县域普通高中优秀人才岗位津贴制度,实行竞争上岗。同时,对县域普通高中优秀人才实行聘约管理。四是实施优质高中优秀人才“县中”支教工程。五是在高等学校招生中给予县及县以下中学政策倾斜。从高等教育选拔机制着手,提高县域普通高中人才接受高等教育比例,帮助县域普通高中吸纳和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将来反哺县域普通高中发展。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光明日报》9.16 程建平)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