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0年09月01日 星期二

    记录天安门前的40年

    《 文摘报 》( 2020年09月01日   05 版)

        高源

        几乎每个中国家庭都会有在天安门前的拍照留影,它们成为几代人相册里的标配。高源是在天安门广场工作时间最长的摄影师,他17岁开始在天安门拍照点上班,40多年的时间,他拍下了60多万张照片。还有一年多,他就到了退休的年龄,即将告别工作了一辈子的天安门广场。

        洗把脸再照相

        1979年10月,17岁的高源开始了在天安门拍照的工作,隶属于西城区服务公司。“北京是首都,很多人出差到北京都想在天安门留个影,有这个需求。最早是周恩来总理亲自过问了这个事,在广场进行了规划,后来北京市政府给批的营业执照,成立了几个照相部,包括东城和西城服务公司。”于是,在家待业的高源作为家属子弟,拿起相机,成为一名天安门摄影师。

        高源一直为自己的工作感到自豪。很多年来,中国人对天安门怀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因为它是中国和首都的象征,是祖国的心脏,是伟大领袖宣告新中国成立的地方。那时候,外地出差或者是串亲戚到北京来的人,下了火车的第一项任务就是要到天安门前拍张照片。高源经常遇见这样风尘仆仆的游客,“问他是不是要照相,他说照,说待一会儿才照,我说为什么?他说我得去洗把脸,下了火车还没顾上洗脸。”把脸洗干净,再换件干净整齐的衣服,才能站到天安门前拍照,对很多人来说,这是一件庄严的、具有仪式感的事情。

        照片背后的人生故事

        高源喜欢和拍照的游客聊天。“一些老同志拍照的时候,挂满了纪念章,还有得的好多军功章,一生的荣耀都在这里了。我给他们在天安门拍照,一定要跟他聊的,问问这些奖章都是怎么得的,有些什么故事,这样才能把照片拍好。还有很多在北京开会的,不管是得了什么荣誉,他都要到天安门前拿着这些东西,拍一张照片。”很多老人身形佝偻,可是面对相机他们仍然会缓慢而坚定地敬个军礼。

        “有好多人拿着照片来拍。有的是自己多年前在这里照的,故地重温;有的是站在爷爷曾经拍照的地方再照一张;也有拿的亲人的照片,去世的家人。当时他们有一个约定,就是要在天安门前拍一张照片,但是没有实现,最后他们就是拿着这些照片,又到天安门前,再拍一张……”

        还有些人喜欢在纪念日到天安门留影,他们和高源分享自己的快乐。一对来自云南的老夫妻,拿着老式的结婚证书,想让天安门见证他们50年的爱情;有的是一群老同学见面,少年时代他们曾在这里留影,如今想在天安门合影来纪念延续了几十年的友谊。

        这些照片讲述了无数中国人的故事,无论是提着鸟笼的北京大爷,扎着白羊肚手巾的陕北大叔,还是穿着各色民族服饰的少数民族朋友,他们饱含感情的眼神,高源都能看懂。

        姿势和表情都在悄悄改变

        40多年间,这些天安门前的照片也在悄悄发生变化,人们身上的服装,脸上的表情,拍照的姿势,带着每个时代鲜明的印记。

        “以前,老百姓穿的服装基本就是蓝白灰加军装,非常单调,80年代之后才变得慢慢丰富起来。”有一段时间,特别流行长款风衣,是风靡全国的日本电影《追捕》里主人公杜丘的经典服装,再配上一条喇叭裤,天安门广场上出现了不少这样的新式青年。而再后来,服装就越来越个性化了。

        除了服装,表情和姿势的变化,也是高源感触特别深的地方。他刚工作的时候,是在地上画个脚印,拍照的人规规矩矩站在脚印里,又快又省事,连对焦都不用。2000年往后,时代风气变得包容,拍照不光为了纪念,也是展现个性的方式,跳街舞的、玩cosplay的都出现在了高源的镜头里。“现在人们拍照更多是自然的、快乐的。以前你让他乐一乐,肌肉都是僵硬的,两口子照相让挨得近一点,说了好几遍,就是不好意思。”

        如今,天安门拍照对高源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一项工作,更像是一种责任,站在这样一个特殊的位置,他觉得自己应该成为一个记录者,“人家专业的拍的是国家视角,我拍的是百姓视角,这些普通人的故事同样值得记录!”

        (《北京青年报》8.27 京范儿)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