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0年08月13日 星期四

    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所在

    《 文摘报 》( 2020年08月13日   06 版)

        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性质、条件和使命的学说。依据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马克思主义科学地预见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并科学地制定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规定。

        第一,在经济上实现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无产阶级应“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没有“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就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也就是说,全部陈腐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社会主义的实践完全证实了马克思这一观点的真理性、深刻性及其巨大的超越性。

        第二,在生产关系上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重建个人所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同资本主义制度之间具有决定意义的差别就在于,在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组织生产,逐步实现人民共同富裕,即“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就公有制与个人的关系来说,每个社会成员只有同其他社会成员联合成一个整体,才能获得生产资料所有者的地位。占有主体的这种整体性、社会性决定了公共所有的财产权不能在个人之间任意分割、自由交易。任何试图把公共所有的财产权量化到个人身上的做法都必然对社会主义公有制构成侵犯。

        同时,生产资料公有制又不能成为脱离个人的抽象物。共产主义就是要“排除一切不依赖于个人而存在的东西”。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也就是重建个人所有制。

        第三,在分配方式上实行按劳分配,实现平等。按劳分配的实质就在于,以劳动作为占有产品、获得收入的“同一原则”“同一尺度”。正如马克思所说,“这里通行的是调节商品交换(就它是等价的交换而言)的同一原则”,“平等就在于以同一尺度——劳动——来计量”。在社会主义社会,尽管按劳分配是以默认不同的劳动者具有不同天赋、不同能力为前提的,尽管“某一个人事实上所得到的比另一个人多些,也就比另一个人富些”,尽管在特定的意义上这是一种“不平等的权利”,但是,由于按劳分配不承认任何阶级差别,由于按劳分配按照“同一原则”“同一尺度”,即劳动来计量,因而它在社会主义社会本质上是一种“平等的权利”。

        第四,在政治上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同时在“政治上的过渡时期”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没有民主,也就没有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民主应当也必须是更真实、更深刻、更广泛的民主。在马克思看来,社会主义民主实质上“是人民群众获得社会解放的政治形式”,是人民群众把国家政权重新收回,组成自己的力量去代替压迫他们的有组织的力量。同时,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革命时期”和“政治上的过渡时期”,“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

        第五,在人本身的发展上,“确立有个性的个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从《德意志意识形态》提出“确立有个性的个人”,到《共产党宣言》提出“个人的自由发展”,从《资本论》重申“自由个性”,到《哥达纲领批判》重申“个人的全面发展”,再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社会的发展》强调人将“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己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贯穿科学社会主义中的一条永恒的金带就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科学”社会主义,从根本上说,就是由于它深刻把握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运动规律。以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为前提,以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规律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规定为内容,这正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之所在。

        (《学习与探索》2020年第7期 杨耕)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