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0年08月13日 星期四

    郁达夫的"国考"

    《 文摘报 》( 2020年08月13日   06 版)

        郁达夫于1896年12月出生于浙江富阳,1913年9月随长兄郁曼陀去日本留学。在日本留学期间,郁达夫受到很大震动,立志要发愤图强,热爱、建设祖国。为实现自己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1919年秋天,郁达夫毅然回国。

        9月26日,他参加了选拔外交官的考试,然而,精通多国语言、学贯中西的郁达夫竟然榜上无名,他在当天的日记中愤慨地写道:“庸人之碌碌者反登台省;品学兼优者被黜而亡!世事如斯,余亦安能得志乎!余闻此次之失败因试前无人为之关说之故。夫考试而必欲人之关说,是无人关说之应试者无可为力矣!取士之谓何?”由此可见,当时考试托关系、走后门之风气日盛,本是一片净土的选士国考也充满了铜臭和黑暗,北洋政府的腐败可见一斑。

        外交官考试的失败,为郁达夫的心情笼罩了一层阴影。在哥哥郁曼陀的鼓励下,他决心再备战10月的文官高等考试。他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迎来了10月21日的文官选拔考试。

        郁达夫很想抓住这次报效祖国的机会,志在必得。在考场上,他才思文涌,思路敏捷,把所学知识都倾注在试卷上,笔下生辉,字字珠玑,文采飞扬。他兴致勃勃地交了卷,感觉胸有成竹。可是,他又一次名落孙山。

        据知情人透露,在考试之前,那些有权有势的考生早已给主考官送去了重礼,疏通好了“关节”,榜上有名者都是事前早已内定好的,所谓的“考试”,只不过是走走过场,掩人耳目而已。接着,这一丑闻就见诸京城报端。

        1919年11月,郁达夫含恨洒泪离开北京城,再赴日本,写下了《岁暮感愤》一诗:“岁暮天涯景寂寥,月明风紧夜萧萧。美人应梦河边骨,逐客还吹市上箫。穷塞寒浸苏武节,朝廷宴赐侍中貂。士生季世多流窜,湘水何当赋大招。”英雄壮志难酬,愤愤不平之气盈于字里行间。

        抗战爆发后,郁达夫回国,投身到抗日救亡中。1945年,郁达夫在印尼不幸被日军逮捕并秘密杀害。

        (《人民政协报》8.6 郑学富)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