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0年08月08日 星期六

    亦雅亦俗扇文化

    《 文摘报 》( 2020年08月08日   06 版)

        在一条深深的巷子里,无意中发现一家卖扇子的小店,店主是一个仙风道骨的老者,写得一手好字。小小的橱窗上挂满各类扇子,竹、羽、纸、罗、绢、蒲,做工精致,画面唯美,山水人物在扇中游走,五千年文化凝聚在一方小小的扇面上,不断有行人引颈眺望。

        一把把扇子看过去,有薛宝钗手中小巧的团扇,蝴蝶翩跹,花间扑蝶作戏;有李香君手中的桃花扇,国破山河在,一腔血染绯红;有周公瑾手中的羽扇,“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有二师兄肩上扛的芭蕉扇,戆头戆脑,虎虎生风;有杜牧笔下失意宫女的“轻罗小扇扑流萤”;有外祖母手中的蒲扇,酷暑盛夏,摇来凉风几许……

        团扇“圆如满月”,多被仕女所爱。折扇人称“怀袖雅物”,多被文人钟情。每一把扇子都有自己的故事,或沧桑,或睿智,人间情味,点点滴滴,都在一把扇子上汇聚,五千年灿烂文明成就了扇文化。

        扇,亦雅亦俗之物,可以是公子佳人手中的轻罗小扇,亦可以是市井小民乡野人家手中的蒲葵大扇。若是小家碧玉,穿一袭丝麻薄衫,持一把檀香小扇,袅袅婷婷,步步生香;若是文人雅士,扇骨可以不必是牛角象牙,扇面也不必流光溢彩,一把普普通通的折扇,已足显大气和风度。

        外祖母最喜欢蒲扇。“蒲”这个字,有凉凉的水意,炎炎夏日,一桶冰凉的井水,一个矮脚小凳,一碗清爽的绿豆汤,篱边摇曳的大丽花,丝瓜架下欢实的虫唱,都会让夏天变得格外清凉。一把蒲葵大扇在手,轻轻地摇一摇,暑气、蚊虫、燥热、郁闷,统统被扇跑了……

        若干年前,我还是一个小小少年,每天吃过晚饭后,跟着外祖母去乘凉。乡村的夏夜,静谧、安详,月光如水一样洒下来,给村庄罩上一层神秘的薄衣,忙碌了一天的人们,三三两两聚集在瓜棚豆架之下,大人们谈古论今,摇着蒲扇唠家常。孩子们则三五成群,抓着蒲扇,奔向野外。

        我们奔跑在田野小路,林间石径,河畔草丛,那些小小的萤火虫,泛着点点荧绿的微光,犹如跳跃的珍珠,一直在前方不远处飞翔。我们不停地追逐,不停地欢笑,惊飞了树上的鸟雀,吓跑了河里的游鱼,困了,倦了,才舍得回去睡觉,躺在外祖母身边的凉席上,瞅着天上的星星发呆。

        明月皎皎,星汉灿烂,虫唱蛙鸣,在外祖母老掉牙的故事中,困意渐渐袭来,睡意蒙眬中犹能感觉到外祖母一下一下节奏舒缓地摇着蒲扇,凉风习习,扇灭了心中的暑热,扇跑了随时准备俯冲下来的蚊虫,在恬淡寂静中,安然入睡。

        光阴流转,岁月留香,蒲扇摇夏的时光早已悄悄溜走,蜕变成漫长岁月中一卷美丽的画册。

        轻罗小扇,品水墨古韵。团扇别致,羽扇精致,折扇雅致,方寸之间,片刻之闲,历古今,经四时,穿越时空的回廊,别有一番天地。山水清越,楼阁凸起,花鸟鱼虫,才子佳人,不朽传奇都在这开开合合之间。一把不起眼的扇子里,天地阔大,别有洞天,藏一个个不朽的故事,片纸尺素间,读盛世华章。

        (新民网 8.2 积雪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