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0年08月08日 星期六

    老复旦人的校外食堂

    《 文摘报 》( 2020年08月08日   02 版)

        来喜开在上海的国权路上,离复旦老校门一箭之遥。来喜的老板夫妇是福建人,虽是夫妻老婆店,店名却傍了“大户”——原来,“来喜饭店”是正宗老字号,原址在南京西路1267号。张爱玲在小说《色·戒》结尾这样描写:易先生脱险后,易太太的牌友们对他喊道:“请客请客!请吃来喜饭店!”20世纪20年代,德国人塞茨在哈同花园旁创办来喜饭店,因德式口味纯正,风靡上海滩。当年没有商标保护,阴差阳错,“来喜饭店”这块金字招牌竟在国权路上招摇了几十年。

        在国权路上,来喜门面小,并不显山露水。店内设有火车席,桌椅为原木色、不上油漆,在“一张方桌、四条凳子”的小饭铺格局中显得卓尔不群。复旦子弟李北宏先生在《复旦校园孩子的回忆》一文中写道,来喜比较干净卫生,“我上学时曾看见店员将餐桌搬到饭店外面,用板刷辅以碱水刷餐桌台面”。因环境整洁,加上饭菜可口、店员热情,复旦师生常来光顾,来喜便有了复旦“校外食堂”的雅称。

        20世纪50年代起进校的师生,有很多到来喜打过牙祭。不少名教授,如周谷城、周予同、赵景深和全增嘏等先生都是这里的常客。“那些名教授,你在复旦食堂未必找得到他们,但在‘来喜’,却能经常遇见。”当年还是中文系学生的于成鲲先生说,“附近的小皮匠都愿意到‘来喜’门口做生意,因为教授们修鞋从不讨价还价,他们收入高呀!”

        与老师们相比,当年的学生普遍穷,到来喜的次数不算多。据1964年入读中文系的许道明教授回忆,来喜是“教师的天下”,“教师遇上我们,装不得糊涂,通常是躲,实在躲不了,就是由他掏钱买单,我观察得很仔细,在班上说过,谁嘴里淡出鸟来,可以去‘来喜’碰碰运气,或许口福正在朝你招手呢。”

        来喜有哪些拿手好菜?从复旦人的回忆中,我找到了几条线索。历史系刘其奎教授在《追忆我的老师蔡尚思先生》一文中提到,他1965年毕业留校后,“吃八分钱一碗的阳春面、七角二分钱一斤的猪头肉、五分钱一个红烧鸡头、一角一分钱一两的土烧酒”。全增嘏教授的儿子胡庆沈先生回忆,“我奶奶爱吃‘四喜丸子’,所以父亲每次叫菜都会点。丸子每盆四个,配有青菜,吃起来酥而不腻,非常入味。”中文系吴欢章教授记得,他1952年入学后,一度生病,一位家境好的同学三天两头请他到来喜吃猪肝汤补充营养。我还听数学系李大潜院士亲口讲过:“有时夜自修结束后,我们几个同学会去来喜,吃上一碗银耳莲子羹或红枣赤豆汤。”李北宏在电话里告诉我:“当年妈妈带我去登辉堂看电影,曾多次在来喜吃夜宵,有一次吃的是黄芽菜肉丝炒年糕,味道鲜美极了!”上述记忆里,阳春面、猪头肉、红烧鸡头、土烧酒、四喜丸子、猪肝汤、银耳莲子羹、红枣赤豆汤和黄芽菜肉丝炒年糕……拼在一起,大致可凑成一份来喜菜谱。

        1964年,南京西路上正宗的来喜饭店改名为“西海饭店”;而国权路上的来喜,有人说一直开到20世纪70年代,也有人说80年代初还在营业——不管怎样,这傍名的“来喜”品牌和名号,竟比原版老字号多存续了若干年。不久前,我再到国权路来喜原址踏访,但见那片被华中一称为“桑田”的地方,已然成为工地,一幢现代化大楼即将拔地而起……

        (《解放日报》7.30  读史老张)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