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0年07月16日 星期四

    为珠峰量身高

    《 文摘报 》( 2020年07月16日   08 版)

        5月6日,队员从珠峰大本营出发。

        5月27日,2020珠峰测量登山队8名队员在珠峰顶峰完成测量工作。两天后队伍从珠峰大本营撤营,至此,重测珠峰高程暂告一段落。接下来,测绘工作者将对测量数据进行核对计算,并最终公布珠峰新身高。

        任务艰巨

        今年适逢人类首次从北坡成功登顶珠峰60周年、中国人首登珠峰60周年、中国首次精确测定并公布珠峰高程45周年,开展2020珠峰测量登山活动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本次珠峰高程测量工作重点在以下5方面实现技术创新和突破:一是依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展测量工作;二是国产测绘仪器装备全面担纲本次测量任务;三是应用航空重力技术,提升测量精度;四是利用实景三维技术,直观展示珠峰自然资源状况;五是测绘队员登顶观测,获取可靠测量数据。

        在中国登山运动发展的历程中,始终与科学考察密切相连。早在上世纪50年代,原国家体委主任贺龙便提出:登山运动必须和科学考察相结合。对于地质学、气象学、材料学、生物学等很多学科来说,每一次登山运动所抵达的高海拔地区都是科学试验场。

        今年,中国登山队和自然资源部第一大地测量队(国测一大队)联手重测珠峰高度,是中国登山队又一次与科学工作者在雪山之巅的合作。

        从初选到最终的面试考核,国测一大队队长李国鹏全程参与,亲力亲为制定选拔标准。先是设定从毕业一年以上到37岁以下的范围,由员工自愿报名,李国鹏坚信,个人意愿强烈是做好一件事的必要前提。随后,他根据报名者填写的调查表,了解包括工作经历、家庭情况、兴趣爱好等在内的个人情况。从几十位报名者中筛选出21人,进入面试环节。结合他们平时的工作表现,挑选出8名队员。

        中国登山队副队长次落作为2020珠峰测量登山队队长,带领中国登山队教练袁复栋于去年12月底赶赴西安,对这8名队员进行考核。首先要求队员具备非常专业的测绘能力和水平;其次,要在体能方面对队员进行测试,比如跑步、引体向上、俯卧撑等;最后,需要队员掌握基础的登山相关知识。最终这8名队员全部通过考核,再加上两位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特聘的测绘专家,10个人代表国测一大队来到北京怀柔国家登山训练基地接受集训,正式以2020测量登山队队员的身份开启征程。

        除了这10名测量登山队员,国测一大队共有100多人参与到此次活动中,其中一线工作人员有60多人,在青藏高原进行外围测量的30多人,早在2019年12月就已经奔赴一线开展工作了。

        一波三折的冲顶过程

        作为世界第一高峰,珠峰的极高海拔、漫长的攀登周期加上大风、极寒以及充满挑战的攀登地形,都增加了攀登的艰险。登山从来都是靠天吃饭的事情,因为天公不作美而反反复复地上上下下更是常态,甚至由于天气原因放弃攀登、出现伤亡也是登山者必须要做好思想准备接受的残酷事实。

        在今年的珠峰测量登山活动中,队员们同样经历了一波三折的冲顶过程。5月6日测量登山队第一次从大本营出征,原计划把握住5月12日的窗口期冲顶,但5月8日早上,西藏拉萨喜马拉雅登山向导学校的6名修路队员、27名运输队员从海拔6500米的前进营地出发,计划通过北坳冰壁,但是攀登到海拔6700米时发现攀登路线上雪比较深,有流雪的危险,所有人员需撤回前进营地,测量登山队不得不下撤至大本营休整。

        5月16日,队伍第二次向顶峰进发,12名攻顶队员计划在5月22日登顶,然而,被称作“风王”的超强热带气旋风暴“安攀”从孟加拉国沿海地区登陆,吹到喜马拉雅山区时依然有足够的破坏力兴风作浪。由它带来的暴雪,让珠峰海拔7790米以上区域积雪达到罕见的一米多深。往年的海拔7790米营地是存不住雪的,都是风大雪小,还从来没有遇到像今年这样风小雪大的情况。

        为了队员的安全,中国登山队队长、2020珠峰测量登山活动前线总指挥王勇峰给出下撤指令,并遗憾地将没有海拔8000米以上攀登经验的两名测绘工作者和一名藏族队员从冲顶名单里剔除。

        经历了两次冲顶失利,5月24日,冲顶队员第三次出发。尽管天气还是不够好,但这已经是今年的最后一个窗口期了。队员们在海拔7790米的C2营地遭遇到之前从来没有遇到过的大风天气。8名冲顶队员在下午3点多就抵达了C2营地,但第一顶帐篷搭起来时已经快6点了。那一晚他们只能用背包抵着帐篷,身体靠在背包上,半躺在睡袋里轮流休息几个小时。在他们的经验中,以前如果遇到这种大风天气,一定会下撤了,但这次情况不一样,时间紧迫,为了完成国家任务,他们一定要抓住最后一个窗口期。

        5月27日凌晨2点出发,开始最后的冲顶时,他们又遇上了恼人的吹雪。风把路线上的浮雪吹起来,队员睁不开眼,睫毛也会结冰,只能闭一会儿眼再走,走几步停停,效率极低。上午11点,整整行军9个小时后,他们终于到达顶峰。

        珠峰之巅的150分钟

        对这次珠峰测量登山任务来说,登顶只是成功了一半,接下来的顶峰测量工作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拿不到顶峰测量数据,一切努力就失去了意义。

        向大本营汇报完登顶时间后,他们迅速投入到紧张的顶峰测量工作中,8名登顶队员加上3名高山摄像同时在顶峰开展各自的工作,顿时让原本面积就不大的世界之巅显得更加拥挤。让人担忧的问题还是出现了,顶峰测量仪器相继出现无法正常工作的情况,次落通过报话机与大本营的测绘专家沟通解决。专家们也通过央视的顶峰直播镜头和次落报告的情况,迅速分析出问题原因,并给出对症的解决方案。

        最终,他们在顶峰的极限环境下停留了150分钟,创造了中国人在珠峰顶峰停留时间最长纪录,同时有条不紊地完成了顶峰样本采集、国旗展示拍照等一系列工作。    

        珠峰高程测量的核心是精确测定珠峰高度,这同时也是一项代表国家测绘科技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测绘工程。此前我国已经完成了6次珠峰测量,而每次珠峰测量都体现了我国测绘技术的不断进步,彰显了我国测绘技术的最高水平。    

        此次珠峰高程测量的成果可用于地球动力学板块运动等领域的研究。精确的峰顶雪深、气象和风速等数据,将为冰川监测、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测量、水准测量、重力测量的成果结合以前的相关资料,不仅可以准确地分析目前地壳运动的变化影响情况,同时也可为后续的似大地水准面模型建立提供准确的重力异常数据。重力测量成果可用于珠峰地区区域地球重力场模型的建立和冰川变化、地震、地壳运动等问题的研究。

        这不仅仅是一次万众瞩目的测量登山活动,更是登山、测绘、气象、新闻等多个领域工作者密切配合、凝聚多方人员心血的高原大会战。在再次登顶珠峰的同时,也完成了众多有价值的科学考察工作,填补了很多领域的空白。

        1960年5月25日,王富洲、贡布、屈银华三位中国登山队队员登顶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中国人的足迹第一次留在世界之巅,同时也实现了人类第一次从北坡成功登顶珠峰的夙愿,创造了世界登山史上的壮举。他们留下的精神财富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国登山人。

        一甲子的轮回之后,年轻一代的中国登山队队员再一次用实际行动向登山前辈致敬。

        (《北京青年报》7.10 史卫静)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