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0年06月23日 星期二

    一生的约定

    《 文摘报 》( 2020年06月23日   05 版)

        刘成瑞

        出生在青海的刘成瑞,大学考进青海师大油画专业。毕业后,他想去北京从事艺术创作。去北京之前,他决定先去草原当两年志愿者。因为成绩优秀,他被顺利分到青海刚察县支教,教一年级至四年级的美术。

        这里的学生一半以上是藏族,也有蒙古族、回族学生。有藏族血统的刘成瑞懂得一些当地孩子的生活习惯,也有一套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跟那些孩子有很好的感情。2006年,即将离开刚察县的刘成瑞,想用一个仪式化的方式纪念这段志愿生涯,纪念自己人生的起点。

        思来想去,他和学生做了一个约定:“每十年见一面,合张影,每人收集一根头发,像档案一样保存。”他觉得每一个十年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个成长阶段,“头发是他们身体的一部分,我帮他们保存,算是对他们成长的一种见证。”为什么定十年?他的考虑很简单,“当时(2006年)他们一、二年级,等到2016年,正好高二、高三,那时大部分孩子还不会结束学业走进社会,都在县城里,应该相对好找。”

        就这样,一个支教老师跟一个草原、一群孩子立下了这个约定——老师每十年会回来找孩子们,不管时事变迁,能找到几个算几个,刘成瑞决定要用一生去履行这件事。

        第一个十年——2016年如约而至,那是刘成瑞最辛苦的一年,“那一年我回去了七八次,从北京开车到青海,就是为了找他们。”那段时间他觉得世界真的是在飞速变化,“到处找自己的学生,跑得比较累。”最终结果令人欣慰,他找到的学生超过一百人,达到最初约定的2/3,实在无法找到的,有的出了国、有的则完全失去了联系。

        顾雪雯是刘成瑞实现第一个十年之约时,在第一站山东威海找到的学生。之前的十年间,她和老师的联系没有间断过。她感受最深的是:“作为一个小孩子,第一次被一个大人很重视地做了一个约定。”

        2016年高二的那个暑假令她有些恍惚,“小时候觉得约定的2016年怎么也等不到,特别远。那年夏天,突然发现,啊,就是今年了。小时候就觉得老师是个大人,现在觉得又像老师又像朋友。”

        阿诺巴扎还记得当年的刘老师是长头发,“还是卷发”。他回忆小时候自己拿着气球和老师拍照,“写上自己的名字、年龄,然后还拔了几根头发。”小学毕业之后,阿诺巴扎和同学很长时间都失去联系,却被老师找到并得以再见儿时伙伴。他觉得“心里有时有点难受,但也有一点开心”。难过的是十年未见,像变成了陌生人;开心的是久别重逢,还能在同一张桌子上吃饭。

        吾迈热是为数不多的后来才主动联系到刘成瑞的学生。因为转学,他一度跟老师断了联系。直到2010年他翻到装有儿时跟刘老师合影的相册,看到背面歪歪扭扭的几个字特受触动,立刻尝试联系老师,才又续上了缘。

        2016年吾迈热和老师第一次在青海西宁重逢,让他激动不已。2017年他第一次去北京,下了地铁就看到“老师站在地铁站口等着我”。那次,一连三天他都住在刘老师家里,让他感到特别温暖。

        对于今后人生里的每一个十年约定,越来越多的同学都充满信心。吾迈热更热切,他想要和刘老师再定个两人的约定:一年见一次。他说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努力学习、成长、赚钱,然后和老师一起完成十年约定,包括在青海建一个十年约定馆的心愿。

        这个心愿来自刘成瑞,下一次约定是2026年,学生们都30岁左右,该成家立业了,再挨个去找也不合适。“我想有一个空间是属于这个故事的,能承载故事的现实,也能延展约定的想象。学生们可以来这里保存自己的信息,也可以相约见面,个别约定中的孩子还可以在里面工作。”他给自己定下小目标:2026年达成这个既是实体空间,也是一种象征的约定馆。

        (《北京青年报》6.15 李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