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广东人王炽开在上海创设了王开照相馆。通过两件“出奇制胜”的事,他打响了名气。
第一件事发生在1925年。这一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王炽开通过努力,被有关方面邀请派人赴京拍摄追悼活动,他派出最好的摄影师,不仅拍摄了大量珍贵照片,还拍摄了孙中山葬礼的全过程。随后,王炽开将这些珍贵照片加上“王开摄影”的落款,洗印多份,分送各地知名人士与军政要员,一时间王开名声大振。
另一件事发生在1927年。远东运动会在上海举行选拔赛,组织方采用招标方式公开招募摄影师,王开照相馆一举中标。王炽开亲自率4个摄影小组上阵,在运动场上拍摄了许多精彩照片。当时,上海各大报社没有专职的摄影记者,竞相向“王开”购买每天的竞赛新闻照片。王开照片的开价不高,但附带条件是在刊登的每幅照片下注明“上海王开照相馆摄”字样。这样,王开的照片每天在上海报纸显要位置亮相,连外省报纸也纷纷转载。从此,王开成了闻名全国的名牌。
王开创办者也很有经营的头脑。当时,王开有一个规定:凡是上镜漂亮的,就送一套照片,条件是照片被当作样照放在橱窗展示。众多电影导演常通过这些橱窗内的照片寻找合适的演员。王开几乎珍藏着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所有上海滩当红明星的原版留影。演员阮玲玉葬礼上用的遗照,就是由王开摄影师姚国荣提供的;“金嗓子”周璇成名前曾到王开拍过许多清秀而靓丽的照片。王开还保留了当时红极一时的黎明晖、胡蝶、陈燕燕、徐徕、袁美云等人较为稀有的艺术照以及年轻时的照片。
打响名气可以靠机会取胜,若要延续辉煌、成为真正的名牌,最终还是靠过硬的质量和服务。如今,许多数码相片的调整都靠图像处理软件,而早在百年前,王开就认定了暗房是照相业的“牛鼻子”,确保暗房技术才能提供高质量的相片,而王开的技师们就有堪称一流的修整底片技术。
修整底片,是一件“纯手工活”。技师们在底片上操作,可以修整眼睛、眉毛,连翘了的衣领也能修平整。师傅们在底片上用铅笔或毛笔将眼睛修大一些,眼袋太深可以修掉,单眼皮也能修成双眼皮,还有一些新娘的眼睫毛是技师们在底片上一根根画出来的。
在彩色胶片兴起之前,手工着色是摄影行业重要的技术。王开的技师们能将破损的底片完美修复,也能将黑白照片通过着色变成一张张逼真细腻的彩照。着色与彩色胶卷有细微差别,讲究光影的自然衔接、和谐过渡,具有油画的效果。技术精湛的着色技师大多为画家出身,他们有扎实的绘画功底,甚至可以在底片上添加晚霞、云彩、柳树等装饰,一般人难辨真伪。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起,王开的拳头产品是结婚照。王炽开侄子、原王开照相馆摄影师王振寰回忆,“王开拍结婚照生意最红火时要排队,一天只拍60对,早上9点开门,拍到晚上9点多。”从一些老照片可看出,王开的结婚照不会给新人浓妆艳抹,更多地捕捉由内而外洋溢的幸福感。
中国人结婚历来崇尚喜庆的红色,创办人王炽开在结婚照中大胆采用西式装扮。白手套、珍珠项链、小捧花、拖尾婚纱……这些时下年轻人拍摄婚纱照时的常用道具,在王开七八十年前拍摄的黑白照片中依稀可见。一些结婚照中出现6个人物,也是当时王开婚纱照的特色:新郎新娘两侧分别站有伴郎伴娘,外加一男童一女童两个小傧相,拍出来既有派头,又有早生贵子的寓意。
当时,王开照相馆还有一条承诺:拍摄的结婚照会使新人红颜长驻、永不褪色。经过时间的洗刷,这一承诺并未“食言”。有市民翻出几十年前祖父母在王开拍摄的结婚照,虽然照片中的新人如今已白发苍苍,这张结婚照却仍旧明艳光鲜,并未褪色。曾为王开照相馆制作过相关纪录片的编导王戎告诉记者,不泛黄、不褪色的奥秘就在照片漂水工序中,“王开照相馆专门有人负责漂水,照片洗好后把它放在清水里反复漂,就跟洗衣服一样,肥皂水洗没了,照片就能放很长时间,不会泛黄。”
如今,上海的照相馆百花齐放,留下了少数几个拥有传统品牌的老字号。在“老上海”的心中,王开就等于高质量照片的代名词。2018年“勇立潮头——上海市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主题展览中,展览现场就将“王开照相馆”搬了回来,展出了数十张市民全家福老照片等,许多市民久久停留在此,时代的记忆涌上心头。
(《解放日报》6.1 彭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