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0年06月04日 星期四

    用文字筑一座纸上紫禁城

    《 文摘报 》( 2020年06月04日   05 版)

        祝 勇

        迄今,故宫博物院故宫文化传播研究所所长、作家祝勇已出版了十部关于故宫的书,而今年也恰好是他进故宫博物院工作的第十个年头。其实,早在2002年祝勇进故宫前就写完《旧宫殿》,从那时写到现在,他写故宫整整写了18年。

        新作《故宫六百年》写了将近4年,祝勇说:“每天上班,走过这六百年的宫殿,我都在想,作为一个写作者,应该写一写这六百年的宫殿。”在祝勇看来,紫禁城绝大部分建筑空间都容纳了上百年甚至几百年的历史风云,“弱水三千,我只能取一瓢饮,面对每一个建筑空间,我也只能选取一个时间的片段,让这些时间的碎片,依附在不同的空间上,衔接成一幅较为完整的历史拼图”。

        故宫六百年,祝勇不想以编年体的方式去写,那样容易写成流水账,反复思量,他决定按空间的顺序来写,以空间来带动时间。而做出这样的选择,还有一个文化背景,“中国人的时间观是从空间中产生的。中国人是先有空间概念,后有时间概念。”祝勇说。

        祝勇对故宫六百年的讲述从午门开始,大致依照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的顺序写故宫,最后从神武门出来,故宫刚好走过了六百年。“我把时间纳入到空间中,当我们完成了故宫的空间之旅,也刚好完成了故宫的时间之旅。故宫就像是一个容纳时间的容器,在它的内部,时间都存放在原处,没有发生过改变”。

        身为“宫里人”的祝勇说,那些嫔妃们、后妃们离他都很远,但那些故宫前辈却离他特别近。“他们经历了近一百年的风风雨雨,身上有特别令我感佩的东西”。

        祝勇在书中最后一章讲到庄严先生,他瘦小枯干,手无缚鸡之力,在抗战时期为了保存故宫文物,带着故宫文物南迁,他和老院长马衡先生,最关注的文物之一就是那十件石鼓。“石鼓非常重,一个就有一两吨重,但它很有象征性,这就是他们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在那样一个战乱的国破家亡的时代,他们的责任就是保护古物”。

        “我对故宫很多边边角角原来不是特别了解,比如寻沿书屋。”祝勇说,光绪皇帝每次给慈禧请安的时候要在那个地方等,等的时间他就坐在寻沿书屋里面,百无聊赖。前几年故宫大修之时,满目皆是脚手架,祝勇从十三排那里出来有一个小门开着,于是顺着廊道穿行,突然转到一个院落里面,后来才得知这正是寻沿书屋的正房,前面挂了一块匾,上书“寻沿书屋”四字。

        祝勇说,我们耳濡目染都是历代的艺术家、能工巧匠们呕心沥血做出来的精品,虽然隔着几百年的时光见不到他们本人,但这些东西会不知不觉把它的精气神注入到你的内心。“故宫里面这种文化的气脉特别养人,它在养你,无形之中耳濡目染,就会形成故宫人自己内心的修养和外在的气质”。

        “故宫有动起来、活起来的一面,也有静的一面。我们的专家、学者、修复师们,择一事,终一生,他们的心是那样的沉静,红墙外的喧嚣好像都与他们无关,这是故宫最令我感动的地方”。

        18年用文字书写故宫,祝勇的认知也在发生变化。他逐渐认识到,故宫不只是封建帝制的大本营,它的内涵是丰富的,它凝聚了我们民族对美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因此看到了两个故宫,一个是王朝政治意义上的故宫,另一个是文化意义上的故宫。“站在现代的立场上,我们可以对王朝政治进行抨击,而对故宫的文化价值,我们不能不顶礼膜拜。紫禁城表面上是一座城,背后是一整套的价值观。是中国人价值观的伟大成就了这座城的伟大”。

        (《北京日报》5.29 路艳霞)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