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0年06月04日 星期四

    “人生最好的时候,我跳了白毛女”

    《 文摘报 》( 2020年06月04日   05 版)

        “白毛女”的扮演者石钟琴

        一束追光下,从恶霸地主黄世仁家逃出的喜儿,奔进荒山。跨溪水,俯身喝水;摇树木,拣拾野果;扔石块,击退野兽。

        大跳。旋转。疾走。扎着红头绳的长辫散开了,红衣绿裤褪色了,衣袖和裤腿破了,乌黑的头发也变得灰白。

        漫天风雪,虎啸狼嚎。台上的喜儿旋进假山,出来的是“白毛女”,石钟琴登场了。耳边,响起朱逢博深情的领唱:“风雪漫天,喜儿在深山。怀念众乡亲……”这是1973年1月26日晚,上海市舞蹈学校上演芭蕾舞剧《白毛女》。石钟琴说:“人生最好的时候,我跳了白毛女。”

        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

        1962年的上海舞蹈学校,从教学到排练都参照苏联模式,芭蕾舞科(简称芭科)用瓦冈诺娃教学法。5岁就在俄侨索科尔斯基芭蕾舞学校学芭蕾的副校长胡蓉蓉,为探索芭蕾民族化的教材与教学,提出编排一段《白毛女》加入排练课。选取奶奶庙里,喜儿遇不共戴天的黄世仁和狗腿子穆仁智的情节,把原来相遇改成“恨不得踏平奶奶庙”的追打。作曲请来曾在鲁艺学习、时任儿艺副院长的严金萱。

        这段小品被大家看好,胡蓉蓉和青年教师傅艾棣把它拓至近20分钟。后又加戏为二场四景,成为时长30分钟的小型芭蕾舞剧。在奶奶庙前加白毛女上山,后添与大春山洞相认等片段。“这便是上海第一个芭蕾舞剧的诞生。”(《上海文化艺术志》)

        石钟琴那时还是舞校四年级学生,回忆起《白毛女》的问世,“1964年提倡‘洋为中用’,创作自己的芭蕾舞。那时的《白毛女》,还是小型的”。

        《白毛女》在1964年第5届“上海之春”一亮相即获好评。备受鼓舞的主创人员,把它从小型舞剧推向中型。石钟琴说:“1965年,《白毛女》发展成中型芭蕾舞剧,共有6场。我跳‘大红枣’和‘红缨枪’。”

        1965年5月17日,在肇嘉浜路1111号徐汇剧场(今美罗城)再露面的《白毛女》,已是“序幕+七场”的大型芭蕾舞剧,框架基本定型。排大型舞剧时,上海人艺院长黄佐临任艺术指导。黄导将杨白劳喝盐卤自尽改为与逼债的黄世仁、穆仁智拼死反抗被打死,突出了农民反抗性形象,更加出彩的一笔是从喜儿到白毛女的发色之变。

        “整部舞剧的白毛女由四位女演员共同完成,分别扮演喜儿、黑毛女、灰毛女和白毛女。喜儿逃入深山,经历春夏秋冬,黑发变灰发,最后在漫天大雪中,全部变成了白发。”石钟琴说:“大家都觉得带有一种革命的浪漫主义色彩。”

        美丽的芭蕾外交

        1972年,对石钟琴而言是不平凡的一年。

        元旦,由桑弧导演、沈西林摄影的11本彩色舞剧电影《白毛女》收官,春节全国公映,引发轰动。很多粉丝想看白毛女,石钟琴那时住团,粉丝见不着,就跑到南京西路吴江路口的春江百货商店,看“白毛女”的姆妈,她妈妈在那里上班。

        那年另一大事是出访尚未邦交正常化的日本36天,被称为“芭蕾外交”。7月9日晚22点,周恩来总理在北京前门饭店接见第二天赴日的中国上海舞剧团。他说:你们还是按民间外交方式做。通过演出访问,进一步加强中日两国人民和文艺界友谊,促进中日友好。早日恢复中日邦交是两国人民共同愿望,对日本人民要广泛接触,争取人民外交的新胜利。

        到东京第二天,舞剧团到松山芭蕾舞团练功。该团是第一个把《白毛女》改成芭蕾舞的,1955年2月12日便在东京日比谷公会堂上演。为了接待中国团队,从团长到主要演员,热情送茶送毛巾。有许多志愿者来做保卫工作,有的甚至放弃工作来当志愿者。

        舞剧团展开民间外交,用足尖说话。他们与松山芭团、齿轮座剧团联欢,并走进关西地区等。

        石钟琴说团长孙平化是个日本通:“会见朋友,举办酒会,财相、政要都来。虽还没建交,但都来看演出。这个艺术团体,与到其他国家不一样。”

        通产大臣中曾根虽没参加7月12日欢迎酒会,却出现在当地报纸和新华社报道里。北京来电问随团上海电视台记者怎么没拍他镜头。原来,他参加其他活动没来,又感到缺席不好,要报社加了他的名字。其实,这是个信号。

        8月15日上午,田中首相在帝国饭店接见孙平化。会见的房间不大,来了200多记者。8月16日,1000多人在羽田机场欢送,给一个文艺团体国宾待遇。这是前一天晚上在欢送酒会上定的,国务相三木武夫打电话让机场落实。

        石钟琴说:“去是从上海坐火车到广州,再到香港坐飞机去日本。回来直飞。日航包机首航,虹桥机场几千人欢迎。”按原计划,访日后经港回沪。日方提出:不要再绕道香港,日本包机直接送上海。建议得到中方响应。8月16日,两架日本包机降临上海虹桥机场,开中日航线破冰之先。

        就在石钟琴和《白毛女》剧组回沪一个多月后的9月25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27日晚,毛泽东会见田中角荣。29日,中日签署《联合声明》宣布:1972年9月29日起建立外交关系。

        (《解放日报》5.28 袁念琪)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