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0年05月23日 星期六

    愈后康复,打打太极

    《 文摘报 》( 2020年05月23日   04 版)

        太极拳是一种柔软绵缓的运动,从运动强度和密度来看,适合身患疾病者和愈后康复者练习。练习太极拳,促进身体康复,不仅在于所练习动作的多少和时间长短,更在于每一个动作是否具有“太极拳的味道”。动作不到位,即使做了一个组合、一个段落,抑或是一套完整的拳套,那也只是“肢体运动状态”,对促进身体康复与提升身体功能可能并无多大作用。

        练习太极拳要注意以下这些方面:

        要有“心静”的状态。在愈后的身体机能恢复过程中,需要找回平静的生活状态。因此,“静”的心态就显得尤为重要。练习太极拳时应保持一种“心静”的状态,要调节好自己的心态,将思想高度集中到“动”的身体运行上来,放下除此之外的所有杂念,关注动作的完成与规范。

        要有“轻灵”的感觉。在初习太极拳的技术动作时,一定要从太极拳的“轻灵”入手,不用拙力、笨力,做到周身放松。“轻灵”的状态就好像一叶飘浮在空中的羽毛,能够随着风的方向上下左右翻飞。尽可能做到“遇压下沉,遇顶上起,遇切旋转,遇重就轻”,但也绝对不是“无力”和“无重”状态。“轻灵”效果和状态的实现,与自我意识有关。所以,希望练习者从树立肢体“轻灵”之感出发,引领肢体动作上“轻灵”行为的呈现。

        要有“呼吸”的坚守。太极拳能够改善人们的肺部功能,这与太极拳演练时极力强调“肢体行为与呼吸必须协调配合的内外整体运动观”有关。太极拳强调“以意领气,以气行拳”,要求练习者不能将动作演练成简单的肢体运动,抑或是西方的体操,而必须做到动作运行和呼吸的协调配合。所以,愈后康复者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应做好呼吸和肢体动作的协调配合,尽可能做到“开吸和呼”“起吸落呼”,并在这一过程中将“吸气”进行到“底”,将“呼气”进行到“净”。这里的“底”是指深度,这里的“净”是指干净。

        要有“圆活”的呈现。练习太极拳时,“圆活”主要是动作外在形态“不直”和“不折”。不论是上肢动作,还是下肢动作,太极拳的运动都有自己的运行的“圆心”。上肢动作以肩关节为圆心,下肢动作以髋关节为圆心。练习者只要明了圆心所在,动作运行时就只剩下以圆心为核心的肢体画圆。“圆”有了,就该是“活”的问题了。实现太极拳演练,大家要做到“起落转折”的灵活自如,“轻重缓急”的韵律处理,这里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以“髋关节”为圆心的前后左右的起落旋转。在追求“圆活”的身体行为中,大家可以从简单的太极云手做起,画圆、转肩、拧转腰胯原地或行进间的反复练习,获得肢体“圆润灵活”的身体感受。

        大家不需要进行太极拳的整套练习,只要选择简单易学的招式,按照“心静”的状态,“呼吸”的配合,“圆活”的理法,“轻灵”的呈现,这就应该是太极拳了。

        (《光明日报》5.17 王岗 金涛 赵海涛)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