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椅子,一块纸板,郭飞在小区里临时支了一个“剃头10元”的理发摊。在邻居的围观下,他手拿两把电推子左右开弓,两个小时赚了120元。邻居们剃完头,心满意足地回家了,他们不知道,剃头师傅郭飞是北京一家知名连锁美发品牌三里屯店的店长,平常一次剪发480元起,客单价轻松过千元。
复工后的重新开业并没有预期的火热。从4月15日正式营业起的半个月里,郭飞店里的流水还不足5000元。疫情之前,来郭飞的店里理发需要预约,如今早11晚12的繁忙景象已不再,郭飞鼓励员工们去三里屯各区街招揽顾客,然而一天下来,客人依然寥寥。
郭飞透露,靠近居民区的理发店生意要远远好于商圈内的店面,但顾客以基础修剪为主,烫染造型需求锐减,客单价下降,整体营收也有大幅下滑。“这是我入行二十多年来,遇到过的行业最低谷。”
艰难复苏的理发行业只是当下服务业的一个缩影。疫情防控的常态化阶段,消费受到冲击的长尾效应正在显现,人们开始捂紧钱包、削减开支。
“疫情期间被抑制的消费,可能要到二季度、三季度才能逐渐补上来。”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高级研究员蔡真预测,国内的消费恢复节奏是先快后慢,刚需行业恢复较快,需求弹性高的行业可能恢复较慢。
线下休闲持续寒冬
在年轻人集聚的北京三里屯SOHO,陈琳琳经营着一家面积700平方米的桌游馆,进行全面的店铺消杀工作后,她正在组织最后的员工培训,为五一假期做准备。
在陈琳琳6年的开店经验中,五一假期场场爆满是常态。可今年不同,一切准备就绪后,她却发现,五一假期的预订单寥寥无几,甚至没有一天的客流达到去年同期的水平。
客流锐减、业绩低迷成了线下商户的共同心病。美团研究院的一项调查问卷显示,在恢复营业后,有78.7%的商户面临的主要困难是“没有顾客”,有74.5%的商户“名开实关”,几乎没有交易,其中11.5%的商户营业额是2019年同期的10%及以下。
不明朗的营业情况下,不少现金流吃紧的小商户选择离场。从2月底至今,潘雪已经接到近十家小美甲店转让的预存款客户,一口气追平了3月下滑的业绩。工作日的下班时间,潘雪的店里已经陆续迎来客人,良好的营业情况与周围众多挂上“转让”牌子的闭门店面形成鲜明对比。
在北京的美甲店铺排行榜上,潘雪经营的这家美甲店常年位居前列,由于现金流比较充足,幸运地活了下来。如今,因为周围许多倒闭的小美甲店转让客户,还获得了额外的现金流和一批优质客源。
“倒闭的小店把预存款客户转让给大店,这是美甲业内通用的办法。”潘雪告诉记者,美甲业小店铺普遍现金流紧张,倒闭时为了避免发生纠纷,会把预存款客户低价转让给其他店铺,既避免顾客纠纷,又尽可能减少损失。“譬如一个预存1000元的顾客,转让给同行可能只需给300元,比起直接给顾客退款1000元,压力小很多。”
线下文娱暂不开放
当已恢复营业的商家在想方设法拉升营收时,尚未解禁的行业里,更多的商户仍然对日渐积压的亏损束手无策。
5月2日,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李素芳介绍,应疫情防控需要,北京市采用清单管理方式,有六类行业暂不开放。包括影剧院、歌舞娱乐场所、游戏厅、网吧、KTV、小区内外棋牌室、娱乐室;篮球、足球、排球等团体项目及柔道、拳击、散打等对抗项目;游泳场馆、地下健身场所;室内游览景区、高风险旅游项目;跨省(区、市)和出入境的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旅游业务。
电影院、KTV、网吧作为线下文娱的典型行业,没有时间表的停业状态已经持续了3个多月,转型、裁员、倒闭潮正在进一步扩大。
五一假期中,记者致电北京市内多家连锁及独立电影院,均回应仍在等待进一步通知,在未获得解禁通知前,电影院会继续处于暂停营业状态。
停业期间,有电影院开始尝试另辟蹊径。博纳影院、金逸影城等连锁电影院开始通过微信公众号、小程序或官网等渠道,一边对外售卖零食、饮料等商品;一边推出预售优惠会员卡、通兑券等产品,鼓励顾客预存消费,以带来部分现金流。
可现实是,零星的线上营收远不足以填补电影院的巨额亏损。如今,院线类上市公司业绩均遭受重创,影投公司均为亏损状态。
餐饮业缓慢回暖
作为生活服务业的支柱,餐饮业的恢复节奏走在全行业前列。但复工之后复市难,同样是餐企面临的最大难题。
4月初,西贝餐饮副总裁楚学友对外称,虽然全国门店已经全部开业,但客流还没有回升到以前的同等水平,“客流只有去年的50%”。
“上海的餐饮门店已有八成开业,但营收恢复只有五成左右。”上海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金培华介绍,在细分品类下,中餐正餐的恢复最困难,基本不足三成,快餐、小吃类恢复最快,一些品牌可达到七成。
在金培华看来,餐企能否调整餐品结构,转型线上渠道,是决定店铺营收恢复程度的重要因素。疫情期间,快餐、茶饮等业态的外卖贡献营收占比可达25%以上,而中餐正餐由于菜品结构、客单价高等特点,外卖营收占比通常不足10%。
中餐正餐复市难,这在中餐正餐占比高、主打堂食的广东地区表现更突出。
“目前广州地区的餐饮业复工率已达到85%左右,但营业额只恢复了30%~50%。”广东省餐饮服务行业协会秘书长程钢告诉记者,中餐正餐企业的复市尤其困难。一方面,粤菜等中餐正餐的菜品有较强的堂食属性,难以上线外卖;另一方面,酒席宴席是中餐正餐的重要营收来源,而在疫情防控阶段,酒席营收基本为零。
五一回暖并未如期而至。经历寒冬的餐饮企业并没有真正迎来“报复性消费”,加上仍处于疫情的长尾阶段,隔桌就餐、强化消毒、限制人流等防控措施也进一步加大恢复营收的难度。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人名为化名)
(《中国新闻周刊》2020年第16期 赵一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