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0年04月23日 星期四

    从会种地到“慧”种地

    《 文摘报 》( 2020年04月23日   05 版)

        李道亮

        周末上午9:05,李道亮骑着自行车穿过中国农业大学的校园,来到他在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的办公室,准点开始了与记者约好的访谈。尽管有很多光环加身,诸如“中国首位农业电气与自动化学科长江学者”“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得者”,但李道亮常年接触的就是农业、农村、农民,质朴成了他的特色。

        李道亮的家乡垦利县位于山东省东营市,黄河入海口。不同于其他三角洲地区的丰饶,这片土地曾被称为“山东的北大荒”。1971年,李道亮就出生在这片盐碱地里。

        那时的垦利农村很贫穷,李道亮的童年记忆被窝头占满了。因为吃不饱饭,李道亮长得又瘦又小,等到升入高中体检时,才知道自己的身高只有1.52米。

        他没有辜负母亲的期待,顺利考入大学。然而,看到儿子选择的专业,母亲却傻了眼:农业机械化。

        “我母亲想不通,选农业类的专业,难道以后继续当农民吗?”为了改变千千万万个相同的农民家庭,让辛劳的母亲们挺起脊梁,李道亮坚持选择农业机械化作为自己的学习方向,他想探求一条农村振兴之路。

        学生们经常会问李道亮一个问题:中国是农业大国,已经创造了用世界上7%的耕地养活20%人口的奇迹,为什么还是称不上农业强国?

        这个问题,也恰巧是早年间萦绕李道亮心头的一团“乌云”。为了解开这个难题,每年生产季,李道亮都会带着科研小组奔向天南海北的实验基地和田间地头。回想起那些年的实地见闻,他有些感慨:“虽然我们已经努力用机械取代传统手工农业,但在很多地方,农业离‘现代’这个词还很远,粗放式的农业就是现实。”

        2006年,李道亮受邀前往欧洲参加一次现代农业展览。为展览建成的农场上,从大田种植到蔬菜大棚再到养殖业,一切围绕自动化展开,人要做的,不过是控制一块屏幕。其背后的设想是“一个人管理一万亩的麦田、养一万头猪、照看一万个蔬菜大棚”。这让李道亮深受震撼,他第一次清晰地意识到,中国农业实现现代化的突破点在于“智慧”两个字。

        “智慧农业并不是单纯地用机械设备替换人力,而是设计一张互联的网,让传感器自动收集数据,经过电脑计算再将指令传回控制器,最终形成农业的自动化。”那时起,智慧农业的早期形态——农业物联网成了李道亮和团队研究的方向。

        最初的实地应用是在江苏宜兴的蟹田里。螃蟹养殖最大的限制在于水溶解氧的程度。夜里两点藻类呼吸作用达到最大化,蟹池含氧量易波动,蟹农们不得不深夜里在池边值守。李道亮和团队研发出一个系统,蟹农只需要一部手机就可以实时监控蟹田,并可以通过远程遥控及时调节。这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熬夜的蟹农们。

        新技术的投用也引起了很多人的质疑:这也能行?李道亮在宜兴一待就是半年多。

        当年的收获季,个大肉肥的螃蟹让那些引进设备的蟹农们乐开了花。

        受到疫情的影响,今年春天是李道亮为数不多可以留在学校里的种植季。“疫情暴发初期我就在想,今年的春耕会受到哪些影响呢?比如省际交通受阻,农资运送出现问题,又比如需要大规模人力参与播种的地区暂时无法集中外来的‘职业农民’。而这一切问题,根源在于目前的农业无法摆脱对人的依赖。”

        李道亮说:“我经常告诉我的学生,传统农业在中国的发展最多还有30年,到2050年,将会在中国的农业版图上被抹去。”

        “拿今年的春耕来说,很多地方已经出现了无人农业的局部应用。比如植保无人机,国内已经有很多专注于此的企业和团队,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在东北以及新疆等适合大规模作业的平原地区,无人播种机和田间机器人都已经走上了田间地头。这些就像星星之火,总有燎原的一天,到那时,农民不会再是干粗活、出大力的人,他们是土地的管理者。我想,比起吃饱穿暖的生活,那种自信心、满足感和自我肯定才是农民真正意义上的小康”。

        (《环球人物》2020年第7期 臧运卓)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