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0年04月23日 星期四

    大学不能只重点发展实用性强的学科

    《 文摘报 》( 2020年04月23日   06 版)

        一个健全完善的社会,需要各式各样的人才,即便是在生活生产方式简单的古代,也有相应的士、农、工、商等职业分途,更何况在复杂多元化的现代社会,专业化、精细化的分工,早已使人与人之间形成了错综交叉的关系网络。正像我们当下的生活,疫情缓解之后,各行各业都在忙着复工复产,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上游的原材料供应,也离不开下游流通领域中的销售消费,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复工复产都是不可能的。

        在疫情防控过程中,既需要医务人员在抗疫一线奋战,也需要其他行业各方面人员恰到好处的配合,这样才能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既有多样化的一面,又有专业化的一面。此次抗疫总体战中,一些民营企业在防疫物资的运输、发放和雷神山医院建设、方舱医院改建等工作中表现出来的专业水准,令人刮目相看。

        由此可见,即便是从社会的需求来看,大学也不能只重点发展实用性强的学科,学生也不应“势利”地紧盯易就业、收入高的专业。只有维持一种相对的均衡,才不会出现某些领域人才供过于求、另一些行业捉襟见肘的尴尬。大学所培养的是不是“人才”,在平常日子或许难以分辨,在危机时看其能否发挥扛鼎的作用,这是人才最好的试金石。

        突然想起中国第一部大学章程——1901年山东巡抚上奏光绪皇帝的《山东试办大学堂暂行章程折稿》中的一句话:“公家设立学堂,是为天下储人才,非为诸生谋进取;诸生来堂肄业,是为国家图富强,非为一己利身家。”寥寥数语,概括了大学办学与学子求学的目的,即便在今天读来也不觉得过时。

        (《北京青年报》4.18 马建红)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