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的历史长达两千年之久,它的演进规律是什么?我觉得就是四个字:尊君卑臣。主要理据是:
第一,政权的转移方式体现了尊君卑臣原则。古代政权转移真正行于两千年之间、为多数人认可的,是法家的君权绝对、世袭不已的主张。
第二,皇权和相权的关系是沿着“尊君卑臣”的原则演进的。章太炎先生是近代最先揭出此一历史真相的学者,他在《中国宰相制度变迁法则》一文中,从官名的变迁上揭示古代相权变迁的规律是:宰相最初都是君主身边的内朝中人,因君主疑心外朝大臣不忠而起初甚得君主信任,以制约外朝大臣,慢慢地代替原来的外朝大臣,自己成为新的外朝大臣。君主又对他们开始不放心,故伎重演,以身边内朝之人去制约外朝大臣。如此循环,代代不已。
第三,治国理政愈来愈神秘。在宰相制存在的情况下,皇帝的决策具有较大的公开性。朱元璋起废除宰相之后,皇帝决策的公开性大大减弱。
第四,君主独断程度愈来愈加深。一是皇帝诏书制定和颁行程序愈来愈简单,皇帝独裁程度增强。
二是皇帝为集权而将官僚体系碎片化,以便于控制大臣。三是制约君主的封驳权不复存在。明朝废宰相,另设六科给事中来行使封驳权。请雍正初为加强皇权,其封驳之权有名无实,只监督大臣官员,不监督皇帝。
四是明朝将廷杖制度化,显示君主具有随时可以剥夺臣下生命之威。廷杖,即是在朝廷上行杖打人,是对朝中的官吏实行的一种惩罚,最早始于东汉明帝,明朝将其变成一种制度。
五是清朝大臣争相自称“奴才”。清朝之前,大臣写进呈皇帝的奏疏时,都自称“臣”,到了清朝大臣的奏折,对皇帝则自称“奴才谨呈”“奴才跪奏”,接到皇帝的圣旨,则表态说:“奴才跪诵之下不胜悚惧无地自容”,“奴才伏读再三更切悚惶”。清朝皇帝要求旗人在皇帝面前自称“奴才”,是想强调皇帝与旗人之间是一种“你属于我”的主奴关系。汉人原本连自称奴才的资格都没有,后来争着自称奴才。从臣变成奴才,意味着先秦以降的有着“从道不从君”内涵的公共性君臣关系,退回到奴隶制礼制强调人身依附的私人性主奴关系。
按照历史发展规律,封建社会末期的君主专制应该由个人独断逐渐向分权、制衡的方向发展,但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却背道而驰。这也是近代落后挨打的一个原因吧。
(《法制日报》3.18 郝铁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