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0年03月19日 星期四

    被困在疫情中心的青年艺术家

    陈璐 《 文摘报 》( 2020年03月19日   05 版)

        李燎

        青年艺术家李燎的老家在湖北省洪湖市,家后面就是长江,从家走到江堤不过五分钟。2月19日,天格外蓝,因为“封城”,已经在家憋了好几日的他,拿起半块肥皂,翻过外面的院墙,径直走到江边,就着江水开始用肥皂洗手,大概花费四五十分钟,才终于把这块肥皂洗完。这是李燎在疫情期间创作的新录像作品《洗手》,全部过程由他的妻子拍摄记录下来。

        近几年,李燎的兴趣集中在职场权利上,创作了诸如《剩余价值》《每天八件事》这样一些探讨现代企业管理对人的异化和公私界限模糊等问题的作品。但这次,他说自己完全被疫情的背景叙事吸引住了。“大量这种日常,完全覆盖了我的其他想象。洗手跟这一段时间的日常息息相关,每天我们要洗手,有时候一天洗七八次也很正常。所有事情的逻辑因为疫情变得完全不同,空间、城市生态都因此变得和平时完全不一样。”

        李燎平时生活、工作在深圳。1月3日,妻子工作的服装企业要派她去武汉巡店,疫情那时还并未受到重视,但李燎在12月关注过武汉出现奇怪肺炎的新闻,反复叮嘱妻子要记得戴口罩。三天后,妻子回来了,什么事情也没发生,最开始的那点恐慌便随着时间逐渐淡却。李燎已经两年没有回老家了,今年买了1月21日的车票,就在钟南山宣布病毒人传人后第二天,抱着一丝侥幸,最终还是带着老婆孩子坐上了回家的火车。

        洪湖“封城”后,机动车不让走,马路上的行人也很少。李燎突然发现,那些出门去超市买东西的人,即便如此也还是习惯性地走在人行道上。意识到这一点后,他自顾自地跑到了双黄线上,这原本是机动车车道,但这回根本没人管他。

        “这是平时你能碰到的为数不多的场景,在当下来说就像是秩序里的真空状态。平时肯定不能这样,是违法的、不合规的事情,但在这种真空状态之下,没人质疑你。”李燎认为这有点像比利时艺术家弗朗西斯·埃利斯的《龙卷风》,艺术家曾花费10年时间去追逐龙卷风这种灾难性事件并试图进入到风暴中。所以李燎创作了另一件作品《顶竹竿》。就像那些儿时曾在街上杂耍的艺人一般,李燎拿了条长竹竿,上面顶了个装东西的红色编织袋,用一只手托起,摇摇晃晃地走在几乎空无一人的大马路上,努力地保持某种平衡。

        “这种‘末世景象’下玩一个飘忽不定、寻找平衡的把戏,和我当时的心境很接近。这次疫情所展现出来的图景必然对原本的世界观会有所撼动,很多牢不可破的规范突然松动,犹如《三体》里的科学家面临不可接受的宇宙观。这种戏弄、平衡、失衡、摇摆,以及特定情境下的正常,都变得非常合适。”李燎如此解释。

        尽管“封城”后种种有关疫情的消息不断,李燎仍经常去江边玩,在江堤上散步,往超市跑。他说自己经常被微信群里的亲戚朋友骂,觉得他不为家人着想。但他时常思考,病毒给人一记闷棍的同时,也让世界变得更加公平,不管你是什么身份,免疫力有多高,都有可能被感染。在这种情况下,有些人就表现出过度惊慌,有些人却像野草般随性且皮实。李燎将这戏称为“乡镇生死观”。

        家乡是李燎熟悉的场景,却在这次疫情中表现出了完全不同的面貌。他并不希望把与疫情有关的经历直接运用到作品中。“我更倾向于疫情发生后再做,比如我被困在湖北的这个乡镇,跟平时表现出了不一样的空间跟气场,它作为作品生发出的一个主因时显得特别迷人。”李燎说。

        (《三联生活周刊》2020年第11期 陈璐)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