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0年02月25日 星期二

    应重视中医的温病学说

    《 文摘报 》( 2020年02月25日   06 版)

      中医对疫病预防的理念可溯至《黄帝内经》时代,至晋代已有了不少疫病的专门名称和相应治法,迨至明清,温(疫)病学说已经成熟并独立成了一门全新的临床学科。

      我并不赞同中国古代没有出现欧洲似的疫病大流行的原因全部归功于中医的观点,但中医温疫学本身确实具备了良好的治疗能力。

      疫情出现后,国家级诊疗方案中关于中医对该病在寒热性质上的认定,在短短七天内作出了两次相反的调整。这固然不能排除面对新型疫病需要追踪研判而及时修正的负责精神,但就中医疫病的学术与临床而言,对该病寒热性质的确定应该心中有数了。而在其后出台的基于国家方案的某市中医诊疗方案中,更在此病的寒热应对上出现了错误。仅就我所得到的来自一线而且图像清晰的十余张患者舌象照片来看,竟然没有一例是邪气属于寒性者。对此的判断能力,我以为只要是初略学过舌诊者即可具备。后来各地并不参照国家级方案而相继自行推出凡是见效的许多方子的主要功能,也都以寒性之药来清热解毒为主。面对一病众说纷纭之象。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无主见,能力弱。

      感冒或者普通流感都是每年可见的常见病。二者纵然存在再多的不同,但病毒的本质特性却是不变的,中医即可据此共性再兼其个性而分别处之可也。参照中医历史,处理此类疾病理应不难,至少应是不很复杂之病。邓铁涛老先生早就说过:“中医完全可以独立地治疗‘非典’。”当然,这个中医必须是一个有水平的中医。

      (《新民晚报》2.7 张建明)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