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约旦首都安曼启程,一个半小时后到达杰拉什古城遗址。
走入古城,放眼远近,到处是古罗马、拜占庭和伊斯兰风格建筑的结合,密集度极高的历史文化信息冲击着我。
残垣断壁中,现代人身着角斗士或罗马战士的古装,挥舞刀剑和盾牌,企图为现代图景增加时光倒流的氛围。人们自然会在其中拍照留念,然而事后才恍然大悟,其实人家演员是等着要小费的。
从杰拉什再走四个半小时的车程,便抵达举世闻名的佩特拉古城。在当地贝都因人家中,我们一边聊天,一边与主人家共进晚餐。大家席地而坐,餐食放在地毯中央。晚餐是约旦国菜“门萨夫”,用米饭覆盖在全麦面皮上,撒上坚果,加上烤羊肉,再浇上酸奶汤,味道独特。
夜行日走佩特拉古城是此行的重头戏。到达当晚,我们就参加了佩特拉之夜的活动,趁着漆黑的夜色蜿蜒穿行于峡谷中。摸黑急行2000多米后抵达卡兹尼神殿大门,在幽暗神秘的夜色中,人们席地而坐,在夜色星空下倾听吟唱与笛声,当时心境静谧,周身的热空气渐渐凉下来,仿佛一切回归本真。
白天的行走,更大的挑战是炎热和日晒。佩特拉古城是世界历史和文化双遗产,公元前一世纪,这里曾是纳巴泰帝国的首都。暴晒的不适在进入西克峡谷后得到暂时缓解,此前在黑夜星光下目睹的神秘奇幻的卡兹尼神殿,白天看来更觉心旷神怡。神殿在峡谷岩壁上凿出,近40米高,还有地下一层,宫殿的力学设计可谓精妙绝伦,2000多年前人类能建造起如此精妙的殿堂,实为奇迹,其混合着埃及、希腊建筑的风格,更是一种文化交汇和交流的象征。
午餐后的行程更是艰辛,在阳光炙烤之下,走上990多级岩石台阶,等攀到最高点,即修道院所在位置,感觉体力消耗殆尽。修道院依然从石壁凿出,虽精细不如卡兹尼神殿,高大壮观却略胜一筹。这是古城最大的纪念碑。
灌下了几大杯茶水,稍稍回过神来,心想:如此艰苦之地,资源匮乏,可历史上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尤其是那些在漫长岁月中精心设计与建造神殿的人们,不知是怎样的心情。
(《文汇报》2.10 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