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国
布基纳法索位于非洲撒哈拉沙漠南部边缘,沃尔特河上游,是个历史悠久的内陆国家,有“君子国”之称。该国劳动力资源丰富,是西非劳工重要输出地。当地摩西语的“布基纳”(burkina),意为“正人君子”,而当地班巴拉语的“法索”(faso),则是“国家”的意思。
布基纳法索的城市建筑多为阿拉伯风格,又有自己的特点。如清真寺呈锥形,外表装饰着刺状木棒。民房多为方形,墙壁上绘着黑白相间的几何图案,颇具艺术感。乡下的住房,远看像凸起的蘑菇,一般用泥土和草建造,门低矮,约一米高。由于水资源短缺,家家都用泥缸储水。孩子降生时若赶上雨天,家人就会感到很幸运,往往给孩子起名叫帕特瓦(雨)。
布基纳法索9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有些地方流行一夫多妻。一般是丈夫在外打工,妻子们在家里干农活、做些小买卖。国内社会治安良好,许多人家没有锁门的习惯。这大概就是君子之国的真实写照。
礼节
布基纳法索人勤劳、忠厚、友好,对人热情大方,讲究礼貌。他们的见面问候礼节颇有特点,往往是一连串的问候,诸如你好吗?夫人好吗?孩子好吗?父母好吗?工作顺利吗?生活一切都好吗?问候者获得肯定答复后,最后还补充一句:那就太好了。他们的握手礼节也比较特殊,特别是熟人之间,握手后还要用中指在对方手心里划一下,表示亲切。
在大街上,常见当地男子牵手而行,这是亲密友好的表现。
服饰
布基纳法索的民族服装与阿拉伯人近似。男人的长袍是大领、长袖,多为白色、蓝色、土黄色。帽子是平顶圆帽。公职人员在节庆仪式上必须穿民族服装。
女子也穿袍装,扎头巾和戴金银首饰,但不蒙面。乡间女子多光脚,身上用一块布齐胸一裹,既是裙子,也是上衣,肩和背裸露。她们习惯头顶重物而行。乡下一些地方的妇女有纹面的习俗。
饮食
布基纳法索人的主食多为木薯、小米、玉米、高粱等,肉类主要是牛羊肉。用玉米制作的食物有很多种,最基本的做法是,将玉米面烫熟,蘸着酱汁或者肉汤食用。
由于该国曾为法国殖民地,所以在这里也能享受到法国美食,如橙皮蛋糕等。
流行于南部非洲的毛毛虫菜,在这里也能尝到。这种毛毛虫是皇帝蛾的幼虫,营养价值很高,可与西红柿、花生、辣椒和洋葱等一起炒、煮,也可以直接生吃。
“国王”
布基纳法索实行总统制,但保留了“国王”。西非封建王国——莫西王国曾持续一千多年,直到19世纪末法国入侵后才灭亡。如今,布基纳法索首都瓦加杜古仍有莫西王宫,里面住着莫西王国的国王及王后和十几位王妃。国王已经没有实权,只具有传统文化和礼仪习俗某些影响而已。
莫西族人至今保留着对莫西国王的崇敬礼仪,如国王的晨起、夜歇都要鸣枪通告。星期五为国王接见臣民的日子,莫西族人事无巨细,都要聆听国王的指示。游人可以参观莫西王宫。
(《人民日报》1.18 马保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