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占庭帝国存在了1123年,超越所有帝国成为最长寿的国家。它创造过辉煌的文明,东欧和西欧现存的文化很多都受到它的影响。这个庞大的帝国是怎么在1453年灭亡的呢?
党争引发内乱
有一个因素加剧了帝国的衰败,那就是拜占庭晚期“蓝党”和“绿党”之争。“蓝党”取自大海的颜色,象征着冒险精神,最初的参加者是海员,后来大贵族和元老院议员也逐渐加入。他们支持皇帝的中央集权。“绿党”取自春天原野的颜色,其成员大多是农民。帝国东部的富商构成了绿党的上层阶级,他们主张地方自治。这两个集团逐渐演变成人类政治史上的早期政党,蓝党代表统治阶级并信仰东正教正统派,绿党则代表新兴市民阶层。
这两个党派逐渐对立,蓝党逢绿必反,绿党逢蓝必反,从宗教、烹调、歌剧乃至服饰,一切问题都相互对立。他们只是反对对方立场,而不是坚持正确主张。这场蓝绿党争消耗了拜占庭帝国复兴的希望。
史料记载:战车比赛在罗马受到强烈追捧。战车比赛中的车队体现了人们独特的政治和宗教观点。支持不同战车选手的市民逐渐分为蓝党和绿党。公元532年1月的一次比赛中,绿党责骂当时的皇帝查士丁尼一世偏袒蓝党,此举引发了在场蓝党人士的不满,随后人们在竞技场爆发了激烈的斗殴。绿党民众既想要打击贪官污吏的奢靡,更想灭掉拜占庭皇帝的威风。查士丁尼命令部队镇压。此后,有4万人被杀害,君士坦丁堡成了人间地狱。
查士丁尼的镇压改变了罗马公民参与政治的传统,甚至连战车运动这种传统的体育活动也被逐渐取消了,而拜占庭帝国的分裂与内乱也大规模发生了。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爱德华·吉本也把拜占庭帝国的历史看成是罗马帝国衰亡的最后阶段。
拜占庭帝国党争的教训
人类学家早就发现,人类有分派的生物本能。一些现代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生活越来越像拜占庭帝国的蓝绿党争,表现为政治生态恶劣化,党派极端对立,根本不顾及民生。
“蓝绿相争”,大量消耗原本可以用于改善民生的资源。政客们不惜捏造事实,罗织罪名,煽动情绪,加剧分裂,推动社会向危险方向发展。他们擅长于制造对立,却很少去调研、了解、认识和同情基层人民到底需要什么。从漫长的历史教训来看,任由党争来主导政治,伤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局面,当引以为戒。
(《学习时报》1.17 傅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