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0年01月18日 星期六

    温泉养生须知

    《 文摘报 》( 2020年01月18日   04 版)

        冬季时节,很多人都喜欢去泡温泉。泡温泉也有一些注意事项。

        从低温池开始浸泡 进入温泉池,要从水温较温和的开始浸泡,循序渐进,让身体慢慢适应。34℃~36℃是微温浴,对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能平缓情绪;37℃~38℃是温浴,能缓解血管痉挛、促进血液循环和消除皮肤紧张;39℃~42℃是高温浴,能改善血液循环和增进新陈代谢。入池前,将手伸进泉中30~40厘米的深度试温,再舀泉水淋在腿、臂及躯干上。在温度高的池水中每次浸泡时间不要超过10分钟,要与较温和的池水交替浸泡或身体及时露出水面歇息。

        不宜浸泡过久 在高温的温泉水中,不宜浸泡过久,否则肌肤的水分会跟着快速流失,使肌肤缺水。建议每次泡温泉时间应控制在5~10分钟,即可起身冲冲水、舒缓休息,再入内浸泡,反复2~3次即可。若是在34℃~36℃的微温浴,时间可稍长些。

        离池动作要慢 离池时,动作要慢。先缓缓站起,等身体慢慢适应后,再离开温泉。

        泡温泉时要补水 泡温泉时,水分的补充很重要。由于泡温泉会因流汗而流失大量水分,因此,泡温泉过程中最好能准备一杯白开水,以便随时饮用。及时补充流失的水分,才不会使身体因过度缺水,产生虚脱无力感。此外,泡温泉前后、过程中也应尽量避免饮用酒精、咖啡、浓茶等刺激性的饮料,避免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

        泡过温泉后注意保暖 泡温泉后要注意保暖,迅速擦干全身,特别是腋下、胯部、肚脐周围和四肢皮肤的皱褶处,及时涂抹滋润乳液,锁住皮肤水分。另外,泡过温泉后,新陈代谢加快,不应紧接着进行其他活动,或喝酒、暴饮暴食,以免加重身体负荷或导致消化不良。应稍事休息、放松,以恢复体力。

        需要注意,处于生理期或有妇科炎症的女性应避免泡温泉;患有皮肤病、呼吸系统疾病等传染病的人不要去泡温泉;老年人最好先做个健康体检,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再泡温泉;喝酒、空腹、饱食后的人也不宜泡温泉,因为在温泉水里温度升高,人体血液循环加速,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另外,心脑血管病人或有高血压的人泡温泉时常会发生头晕、心悸、憋气甚至晕倒的情况,这是因为高温泉水让皮肤血管大量扩张,血液更多停留在皮肤和肌肉血管里,导致心脏或脑供血不足,这类病人如果泡温泉,要注意水温不要过高。一旦出现胸闷、头晕、心慌症状,应立即离开温泉池。

        (《医药养生保健报》1.13 齐丽华)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