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0年01月18日 星期六

    饭后头晕 当心低血压

    《 文摘报 》( 2020年01月18日   04 版)

        吃完饭后出现头晕的情况,可能与“餐后低血压”有关。

        人进餐后,食物主要集中在胃部。为了更好地消化食物,会有更多的血液来到消化系统工作,这时候供应其他器官的血液自然也就少了,因而会表现出有效循环不足的血压下降趋势。人体是非常警觉的,很快就会意识到血压下降对其他组织器官不利,因此会发出调节信号,比如加快心率、收缩血管等,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保证其他器官的正常运行。健康的年轻人进行上述自我调整并不难,但是对于老年人特别是高血压患者来说,就可能出现调控不力的情况,最终导致餐后低血压。

        研究发现,一日三餐中早餐后出现低血压的概率最高,多发生在餐后30~60分钟,持续时间可达半小时。而早餐后血压下降幅度往往更大,收缩压可能会较餐前下降20~40毫米汞柱。

        研究显示,“餐后低血压”已经成为老年人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与晕厥、心绞痛、脑血管意外等严重心脑血管事件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因此,老年人应留意观察,如果自己在用餐后经常感到头晕、无力、打瞌睡,还有胸闷、视力模糊、恶心、口角流涎和歪斜,或者不明原因的肾功能恶化等,一定要赶紧测量血压,看看是否已经出现了低血压。

        若想避免餐后低血压,应注意改善用餐习惯。比如不吃过热的食物,不要一次进食过饱,进食时适当喝点水或牛奶增加血容量,可以采取少食多餐的方式,以减轻消化系统的工作压力。

        对于服药降压的老年人,出现餐后低血压后,还应考虑药物的影响,必要时应咨询医生调整降压药。

        (《健康咨询报》1.6 汪芳)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