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9年12月21日 星期六

    这些被“整容”的成语︐你知道几个

    《 文摘报 》( 2019年12月21日   02 版)

      历史上写错、用错词的状况很多,而且往往错着错着大家就习惯了。

      比如在婚礼现场,“新婚燕尔,永结同心”既是出现频率最多的成语,也是最被常说错的成语。

      新婚燕尔典出《诗经·邶风·谷风》:“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宴尔新昏,如兄如弟。”

      讲的是一个负心丈夫赶走妻子,重新婚娶的事。这两句描述的是妻子的感受:谁说荼菜味道苦?和我的心比起来,甜如荠菜。你们新婚快乐,把这些外人视同兄弟。

      所以,新婚燕尔,说的分明就是男人二婚。

      再比如难兄难弟,常说的人,连读都没读对,古代发音中,“难”应该读二声,典出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原句是: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陈元方和陈季方是兄弟,有天他俩的儿子聚在一起比谁的爹更厉害,争执不下就跑去爷爷那里评理。老头说了一句话:我大儿子难为兄,我二儿子难为弟。什么意思呢?就是说都挺好,不分上下。所以这个成语的近义词应该是“不分伯仲”,是个褒义词。

      在成语界,要颁发最佳贡献奖的话,庄子铁定要入围。因为从《庄子》里面诞生了很多精彩的成语,比如这条“呆若木鸡”。

      今天我们形容一个人吃惊,文绉绉一点的话就叫作“呆若木鸡”。而在最早的意思里,“木鸡”是真正的武林高手!

      呆若木鸡,典出《庄子·达生》篇:“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

      讲的是个斗鸡走马的事——有个叫纪渻子的人给国王训练鸡界斗士,他花了很长时间把手里的鸡从“霸气外露”训练成了“藏而不露”,看起来像木头雕成的,但是别的鸡一见,吓得转头就跑,这才叫大成。

      今天我们理解“闭门造车”,意思大概为“故步自封”。闭门造车,典出朱熹的《四书或问》:“闭门造车,出门合辙。盖言其法之同……”

      朱熹老师的意思是说,你把这个定理背熟了,以后出去碰见这类题,照样能会。所以“闭门造车”,是个关于严格规范制造流程,以实现标准化生产的故事。

      辛弃疾《满江红》:“落日苍茫,风才定,片帆无力……还记得,眉来眼去,水光山色。”

      眉来眼去,现在多用来表达调情之意,暖昧之心,但究其本义,只是表达两个人心有灵犀,眼神交流而已,后来以讹传讹,就错用成勾情搭意了。

      每况愈下,典出《庄子·知北游》:东郭子问庄子“道”在哪里?庄子说,天地间无所不在,可以在蝼蚁中,在草窠里,在瓦砾里,也可以在屎尿里。紧接着就是一句“每下愈况”。

      庄子的意思是:大道理越到细微低下的地方,越能见得明白。所以叫每每向下走,道理更明了。庄子说的是“每下愈况”,南宋的洪迈在自己的《容斋随笔》里把这个成语写成“每况愈下”后,这个错误就传开了,然后意思还错会成了“情况越来越差”。

      (《原来你是这样的汉字》人民日报出版社2017年出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