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9年12月19日 星期四

    “最严限行令”背后

    《 文摘报 》( 2019年12月19日   08 版)

      11月1日,北京市关于外埠车进京的限行新规正式施行。

      按照新规要求,外地牌照车辆一年只可办理12次“进京证”,每次最长使用期限为7天。同时,外埠车限行区域也延伸至北京六环路(不含)和通州区全域(不含高速公路主路)。这条“最严限行令”意味着,北京近百万辆外地车将一年只能“进京”84天。

        “告老还乡”

      “北漂”5年的上班族小冯,上个月将开了4年的外地车开回老家。

      新规的严格程度超乎他的预估,“一年只能开84天了,没办法开着上下班。”居住在大兴区的小冯,身边有不少靠外地车通勤的上班族,新规实施后,他们的车面临着“告老还乡”。

      市交通委相关负责人透露,进京证日均办证数量已突破13万张,平均每周办理91万张。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在城市快速路上行驶的车辆中外埠客车占比高达10%,五环路内居住区停放车辆中外埠客车占比为5%至13%,五环路外已达到15%至29%。外地车本地化的情况十分突出,加剧了交通拥堵,加大了道路交通安全运行压力。上述负责人表示,这次出台的管理措施对于正常临时来京办事的人员没有影响,可以满足临时来京办事、旅游等需求。

      小冯坦言,在其居住的小区周边,平时停靠着不少外地车,河北、天津牌照居多,甚至还有湖北、内蒙古的,“基本上都是没有京牌又要开车上班的人,最近看到很多车干脆撂那儿不开了,要另想办法了。”

        京牌黑市

      小冯所想的“办法”就是买车牌。

      上个月底,他把开了4年的外地车开回老家,然后四处打听京牌的事。消息并不难找,在一些QQ群和论坛里,他看到大量关于“最严限行令的”讨论。随手一翻,就能看到百十条,里面的人都跟他有同样的困扰,“怎么对付限行令?”“哪里能搞到京牌?”

      小冯通过网络联系了几名中介,对方都报价15万元左右,但前提是要“结婚过户”。还没结过婚的小冯迟疑了,“我还没结过婚,怕以后的对象对我有看法,也担心有风险。”但中介的一通承诺和诱惑,让他决定“赌一把”。

      近日,记者调查发现,随着新政的实施,类似的“京牌生意”变得火热。记者通过QQ群组搜索发现,京牌租赁、交易群就有上百个,成员多则四五百,少则几十人。

      进群不久,就有5名自称中介的人给记者发来私信。这些人自称中介公司,代办京牌业务。记者了解后发现,他们主要推销“结婚过户”的买卖,报价动辄近20万元。

      在一名中介刘华的邀请下,记者前往其位于大兴区的“公司”面谈。这是大厦内一间普通的公寓,没有门脸和标牌,一张办公桌和一套茶座就是刘华公司的所有家当。

      刘华年轻,二十出头,今年初跟朋友合伙做起了京牌生意。他既是老板也是业务员,平时靠熟人关系和网络资源联络顾客。“今年限行抓得严,要京牌的人很多。”刘华告诉记者,“结婚过户”的价钱为16万,“价钱合适办起来也方便。”

        非法中介

      刘华介绍自己的业务时称,“结婚过户”并非新鲜事,由于北京限行政策收紧,京牌的需求量变大,他们的生意就越来越好做,“我自己一个月就能做20单,每天不在民政局就在车管所。”他直言,“过完年估计还会收紧,那时候我们的报价还会涨,办的难度也会加大,所以要办就抓紧办。”刘华称,几年前,一张京牌值7万块钱,如今没有15万拿不到,明年还会更高。

      关于结婚过户,他介绍称,就是找一个跟你年纪差不多又有京牌的异性,领个结婚证,然后去车管所办过户,办完就离,人牌两清,互不牵扯。刘华表示,这一套流程下来,买家十多天就能拿到车牌。

      这种异性他们称为“标主”,“这种人我们有的是,北京的外地的都有,有的人名下车牌多,用不了,有的人离开北京了要卖掉。”为了显示实力,他拿出自己的聊天记录展示给记者称,有标主一次能给他提供30张京牌,不怕办不成。

      刘华的报价是“15万”,他觉得自己的要价是“良心价”,“这行已经是透明的了,价钱是市场决定的,大头都给标主了,我们一单只挣几千块钱。”而这几千块钱的利润背后,他要联系买卖双方,陪着办结婚证,陪着去车管所,来回折腾好几天。

      刘华道出了买家的顾虑,“不想假结婚或者怕被骗。”他劝慰记者,买牌的人都是刚需,假结婚是最常见的手法,交易前,买卖双方和他都会签订协议,他承担一切后果。

      相比刘华的公司,朝阳区的一家车务公司显得“正规”不少。门店里,老板孙鹏甩出厚厚一叠协议和行驶本,称自己干了五六年京牌生意,招了3个业务员,“一个月能接四五十单。”老板似乎所言非虚,交谈中,每隔几分钟,他就要接一个京牌的咨询电话,生意繁忙。

        打擦边球

      记者调查发现,这些中介公司并无专业资质,都靠一份“协议”打消买家顾虑。

      刘华公司的营业执照标注的是一家投资管理公司,唯一与汽车沾边的是一长串经营范围里的“汽车销售和租赁”。对此他倒毫不避讳,“没有公司能正经做京牌买卖,现在北京倒京牌的就有上千人。”他称,自己有营业执照,查到也就是“罚款20万了事”。

      他给记者拿出一份《北京小客车指标配合结婚过户协议》,称是由买卖双方签订,条款称双方是自愿以结婚形式配合过户北京小客车指标,过户完成必须自愿解除婚姻关系,不得打扰对方生活,不得索要钱财,不得泄密。

      买家与刘华的协议内容,则约定“如果一方出现不离婚的情况,损失甲方承担。”然而,在刘华以往签订的协议中,只有双方签名,并无公司或个人印章。

      车务公司老板孙鹏也坦言,法律规定京牌不能买卖,做京牌生意就是“打擦边球”,他注册的车务公司本应是做二手车生意,其实是主做京牌交易,一单挣几千块,靠量挣钱。

      在他看来,自己的作用就是“打通关系”,帮买家顺利落户。按他的说法,由于结婚过户的人越来越多,车管所在办理变更时可能会察觉,一旦发现“假结婚”的情况,指标就当场作废。

      “如果你们自己去办,工作人员随口问夫妻间的小问题,你们答不上来的话,指标就过户不了。”孙鹏称,自己混迹多年,曾一次性在车管所给买家办了7个指标过户。

      据其介绍,为了稳固资源,他手下有一些专门倒腾车牌的标主,有的标主以此为生,自己买来几十个车牌专门倒给中介公司,一个车牌收几千块钱,“我亲眼看见有的标主离婚本、行驶本摆了一桌子都是。”

        诱骗话术

      随着新政实施,“京牌”黑市中一些中介假借“政策还要收紧”等说辞迷惑他人,引得不少人“铤而走险”。

      除了购买,很多人也会选择从中介公司租赁京牌使用,而租金也水涨船高到了一年两万元。记者近期也留意到,还有车商宣传“买货车、皮卡换京牌”的消息,也引起一些人跃跃欲试。

      除了“打政策牌”,还有不少商家“另辟蹊径”。进京证新政推出后,一些车商宣称北京城区将解禁皮卡车通行,与普通京牌小客车享受同等待遇,只要购买皮卡车就可以办理京牌。为了吸引顾客,车店工作人员还称自己得到内部消息。

      12月13日下午,记者来到北京花乡旧车市场。一名商户介绍,11月之后,市场客流量有所增加,还有一些北京居民购买皮卡车作为通行工具。“虽然规定说五环内白天不能开皮卡,其实不进三环都可以。”

      但据此前报道,皮卡属于货车,北京市交管局并未收到关于解禁皮卡车进入城区的措施。市民开皮卡违规上路定会受到处罚。

      记者探访发现,宣传“假政策”如今已经成了不少中介常用的宣传话术。日前,针对此类现象,市交通委联合公安、市场监管、网信等部门开展治理,打击清理了一批在网络、公共场所、车身张贴租售指标广告的行为。同时多次通过媒体提醒市民,京牌买卖背后有着极大风险。

      (文中刘华、孙鹏均为化名)

      (《新京报》12.16  李明 刘名洋)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