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9年12月17日 星期二

    不轻言放弃代工模式

    《 文摘报 》( 2019年12月17日   01 版)

      产业要迈向中高端,发展要实现高质量,代工贴牌转向自主品牌,是大势所趋。而近年来众多代工企业经营越来越困难,关门破产的不在少数,似乎更强化了这样一种判断:在全球分工体系中“分一杯羹”的代工模式,是不是应该退出中国经济舞台了?

      然而,转变发展方式不可一蹴而就,在这过程中,代工模式的存在仍有着合理的经济逻辑。

      做过鞋子、家具、玩具,现在又做起了LED、电子元器件、智能装备的广东昭信集团,已经代工了55年,至今仍在逆势上扬。该集团董事长梁凤仪表示:“不要小瞧代工,通过国际代工,可以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她并不满足于简单的“三来一补”,而是结合生产研发智能设备,通过机器换人来提高效率。梁凤仪还对标国际,瞄准智能装备的集成供应,探索“国产装备国际化”。目前,昭信已成为广东省智能装备出口企业之一。

      时至今日,在珠三角,在全国各地,依旧活跃着大量代工企业。虽然越来越多的企业发力先进制造、壮大自主品牌,但以中国之大,仍有一些企业只有首先解决了温饱,创新发展才有腾挪空间。

      昭信集团的发展也启示,不将命运完全寄托于代工,而是通过技术创新不断追求转型升级,无疑也是一条现实可行的转型发展路径。

      此外,服装、电子、鞋业等“代工大户”集中的传统产业,也是就业大户,对于稳就业大有裨益。  

      最重要的是,尽管中国的科技水平日新月异,但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发展经济要继续包容各种生产组织形式,在全球分工中务实合作、互利共赢。所以,代工非贬义,还不能轻言放弃。

      (《新华每日电讯》12.9 黄海波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