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9年12月10日 星期二

    雌黄,古人的“涂改液”

    《 文摘报 》( 2019年12月10日   06 版)

      雌黄,是一种橙黄色微透明的矿物质,主要成分为三硫化二砷,可用作绘画颜料或者褪色剂。北宋范正敏《遯斋闲览》有记载:有字误,以雌黄灭之,为其与纸色相类,故可否人文章,谓之雌黄。

      早期使用的纸张颜色偏黄,字写错了,就用与纸张颜色相近的雌黄修改,当然,这个可不是最主要的原因,关键之处在于其强大的功能。

      北宋沈括《梦溪笔谈·故事一》云:馆阁新书净本有误书之处,以雌黄涂之。尝校改字之法:刮洗则伤纸,纸贴之又易脱,粉涂则字不没,涂数遍方能漫灭。唯雌黄一漫则灭,仍久而不脱。

      沈括的这一段文字,道尽了长期以来古人与错别字艰苦斗争的辛酸,刮洗、纸贴、粉涂各种方式都尝试过了,终于找到了雌黄这一神器。

      追溯起来,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涂改液”的国家。早在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杂说第三十》中“雌黄治书法”一节,详细记述了利用雌黄制作凃改液的技术。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也提到以“雌黄改‘宵’为‘肎’”。

      因雌黄的效用,逐渐衍生出了“口中雌黄”“信口雌黄”“妄下雌黄”等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其引申之意为不顾事实、随口乱说或妄作评论。

      (《老年日报》12.2 岳麓)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