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9年12月10日 星期二

    汉服,穿着“美的沉思”

    《 文摘报 》( 2019年12月10日   02 版)

      前几天,一对新人用汉服照登记结婚被拒,成为热搜话题。汉服照能不能作为结婚证件照?相关部门回应称,并非穿汉服不行,而是证件照中头发不能戴任何东西。

      如今,穿汉服的人已成为路上一道独特的风景。汉服,这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却在概念上仍存在一定争议的服饰,虽然小众也还成规模。现在的不少汉服,已经是一种以古风审美为基础,结合了传统文化、影视文化乃至二次元文化的独特服饰。

      其实,无论哪种样式,都不乏古之要素、今之审美。服饰,是穿在人身上的,更是穿在时代身上的。一类服饰从雏形到成型,有审美需求,有实际需要,也是那个时代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双重体现,而且与当时的政治传统、文学艺术、生活习俗等密切相关。千百年来,服饰改了又改、变了再变,但总有一个声音告诉人们,穿什么,很大程度上要适应发展的程度、时代的节奏。

      前不久为母亲买了一条围巾,上面印的是淡色的水墨画,素雅又低调,普通老百姓都觉得好。从这个意义上说,如何把传统服饰改良成符合现代审美、日常生活,让传统元素、文化精华走近寻常百姓,可能更加重要。一个掐丝胸针也代表着匠心技艺、一个祥云纹样也传递着吉祥寓意,越是喜爱传统文化,越想弘扬传统文化,越应该以巧妙的形态、合适的方式把传统文化要素嵌入到日常。如此,传统服饰才有自美其美的起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在不断积淀自觉自信自强的信念。

      有学者说,“美”比“历史”更真实,没有美,没有沉思,便成就不了文明。今天,美与审美都无处不在,无论是艺术产品还是日常服饰,既不是一件物品,也不是一桩生意,而是一个值得沉思的关于美的历程。衣服终改样式,时光终会流变,但优秀文化的血液一直流淌、美的记忆始终长存,我们要穿上的恰是那件叫作“美的沉思”的衣裳吧。

      (人民日报客户端 12.4 李洪兴)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