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9年12月03日 星期二

    圆明园马首的铸造方法

    《 文摘报 》( 2019年12月03日   05 版)

      近日,圆明园马首铜像回归的消息引发各界关注。

      为了解马首的材质、铸造工艺以及可能的用途等方面信息,根据国家文物局工作安排,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对马首铜像利用便携式X荧光光谱仪、X光照相、可塑材料翻模显微照相、相机微距拍照观察等方法进行了分析检测。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崔剑锋介绍,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马首使用的材质为含微量铅锌的红铜。铜含量达到98%左右,铅含量为1%左右,此外还含有一定量的铁和锌。红铜的熔点达1083℃,使用红铜的原因应当是为了呈现紫红色的效果。

      外形如此精美的马首是如何铸造而成的呢?X光照相结果显示,马首除了颈部前下方有数个锔钉外,其他各个部位都无明显的分铸焊接痕迹。由此可见,马首系浑铸而成,其颈部、脸部以及眼睛、耳部、嘴和舌头都应为一体铸造,非常形象逼真。马首顶部的鬃毛更是纤毫毕现,下部可见一明显的铜梗及几处铜块将一部分鬃毛撑起,造成悬空效果。

      “据此判断,整个马首都是使用精密铸造的方法——失蜡法一次铸造而成。”崔剑锋表示。失蜡铸造又称熔模铸造,即采用一次性可熔失的柔性材料如虫蜡、蜂蜡等,作为模型材料,可以制作出层次丰富、形象逼真的模型,再通过加热脱蜡形成型腔,在腔中浇铸铁水或铜水后可以得到纹饰清晰的精致铸件,现代很多精细铸件如飞机发动机叶片等也使用熔模铸造来成型。

      马首唯一锔钉处位于颈部偏下处。X光照相显示,该处明显比马首其他部位厚。究其原因,崔剑锋认为有可能是因为铸造前蜡模发生错位,为防止铸后引起表面开裂,工匠用铜锔钉将蜡模开裂部分固定在一起,同时在内壁加补蜡层,使得铸后铜壁厚度增加,而表面纹饰不致被破坏。浇铸后,锔钉两端被铜水包裹,在外部无法观察到,表明锔钉应是先于铸造而被安放的。

      (中国科技网 11.2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