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9年11月28日 星期四

    路边的野花可以采

    《 文摘报 》( 2019年11月28日   05 版)

        ■叶克飞

        从斯图加特驾车前往德国西南边境城市弗莱堡,接近目的地时,会经过一段蜿蜒山路。

        若说这一路有奇遇,那一定是公路边常可见到的小推车。它们有的在草地上,有的在山坡上,有些朴拙简单,有些以鲜花装饰,宛若童话,每一辆都是拍照的好素材。本以为是当地人的装饰,可走着走着便发现小推车里的瓶瓶罐罐装得满满当当。出于好奇,便找了个空地停车,然后走到一辆小推车旁。

        原来,小推车里的瓶瓶罐罐都是当地农民自酿的果酒和果酱,放在路边售卖,瓶身都有价格标签。作为果酱爱好者,我自然会买上一瓶,可准备掏钱时,难题来了——空荡荡的小山坡上,只有买家,却没有卖家。

        好在此时又有一辆车停下,司机下车直奔小推车,看起来轻车熟路,拿起两瓶果酒,然后将钱放进小推车里的一个小盒子中,并示意我们效仿。原来,这路旁的小推车都是全自助交易,购买者只需按照标价将钱放在盒子里即可,至于放不放和放多少全靠自觉。有趣的是,小盒子是个封闭木匣,上方的缝隙可塞钞票和硬币,但木匣并未上锁,可算是防君子不防小人。小推车里还有不少样品,可以试吃试饮,大可躺在草地上享受一番。

        几天后,在从弗莱堡前往乌尔姆的乡间公路上,我又见到了相似一幕。

        那是路边的一片花圃,夏日午后,阳光洒在各种鲜花之上,十分好看。刚好路边有空位可以停车,便决定停下来拍拍这意外之喜。

        下车才发现,花圃边有个牌子,密密麻麻都是德语,基本看不懂,后面跟着不少数字。有人在花圃里采花,手上有篮子和剪刀。本以为是花圃主人,但仔细一看,花圃里居然有两三批人,怎么看都不像一家人。正当我猜是主人邀请朋友来做客时,有人采完花走过来,将钱投入牌子边上的封闭小盒子里。

        原来他们在买花,就像在国内果园里采摘水果一样,只是国内果园都有人看管,眼前的花圃却没有。问过方知,这类公路花圃一向很得当地人青睐,毕竟地方大、阳光足,又有专业人士打理,花开得更好,价格也比城镇集市的摊档更划算。所以,许多人会专门开车到这类花圃买花。

        这些花圃都没有老板或员工值守,买花人需要自己动手,选好后就自己剪下来。交钱也很简单,我们所看到的牌子就是价目表,根据不同品种明码实价,买花人自己计算过后,将钱投入盒子即可。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花圃里的花也可算是野花吧,当然,是“野外无人看管、自行缴费采摘的花”。

        如果没有良好的社会风气和人与人之间的高度信任,怎么会有这样的买卖模式?

        (《文汇报》10.23)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