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9年11月16日 星期六

    二十多年前︐北京这样“点外卖”

    《 文摘报 》( 2019年11月16日   02 版)

        天气渐凉,点外卖的人也多了。不过您知道北京的专业送餐服务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吗?

        上世纪90年代初,人们早已不愁吃穿,然而越来越快的工作生活节奏却让人常常为了吃而大伤脑筋。一些头脑活泛的人盯上了送餐这个大市场。

        1992年12月6日的《北京晚报》就曾报道:1992年,北京人的生活中已经出现了送餐服务的雏形。越秀大饭店门前,有些小贩蹬来小三轮车出售盒饭,出租司机不离岗位就能吃上热饭;亮马河荟萃了外企驻京机构,一些快餐车开到门前做生意;名气不小的森隆饭庄也开办了电话预订、送菜上门的新服务。不过,送餐服务的覆盖面还是太小了,不少企事业单位的职工中午吃饭仍要“打游击”。

        1992年12月底,北京第一家专门从事送餐上门服务的企业“京氏绿环送餐公司”成立了。在公司还在筹备业务、电话都没通的情况下,3台BP机就响个不停。3天里公司正式回复电话576户。3个多月的时间里,这家公司送餐近3万份,最多时,一天送餐1100份。

        很多人以为:“绿环”一定是个新兴的大饮食集团。但其实,公司仅有22名职工、4部保温车,连一个炒勺、一个厨师都没有。

        原来,公司与商业部等食堂签订了协议,在这些食堂1500平方米的操作间,利用其暂时闲置的设备,每天承担1000余份配餐。有2.5元的学生餐、4元起价的工作餐,还有摆席开宴80元的标准,承诺菜品两周不重样。仅仅两个多月,投资30万元的公司就获得了近10万元的营业收入。

        其实,当时北京的快餐厅、快餐部已经多达8000家,在这种环境中,“绿环”仍能脱颖而出,当时餐饮业人士总结说,其优势全靠一个“送”字。送餐上门,饭来张口,无疑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大有可为。

        那时,订餐主要是通过电话。为了方便订餐,很多餐厅和送餐公司还发明了一套数字代码。比如在写字楼,当时间接近中午的时候,白领们就开始打电话向快餐店外卖部订餐。李小姐的订餐是:“国际A座1508订1份‘9+1’”。所谓“9+1”,即菜单上的第9号快餐,再加1份例汤。简洁、方便的数字代码代替了啰嗦、拗口的菜名。

        很快,北京的送餐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在报纸上刊登的“急聘”岗位中也出现了“送餐员”的字样。很多餐馆都在收银台上摆出一个提示牌,标注送餐电话。但真到了点餐环节,中式送餐和洋外卖之间的差距一下就显露出来了。

        2001年,一份普通中式快餐只卖10元,这在麦当劳只能买一个普通的汉堡。处在两个不同的市场,麦当劳应该抢不走中式快餐的生意才对。可是,那时很多餐厅都拒绝“小客户”的生意。

        很多公司有十份以上的起送标准,而麦当劳却一份起送。

        中式快餐店推出了送餐上门的服务,可为什么还有这么多限制呢?一位经营者说,主要是因为送餐的利润微薄,一顿午餐,一般只有十元钱左右,如果派个人特意送去,加太多的钱客户不能接受,收太少的钱,经营者亏本。

        随着送餐业整体规模的扩大和服务水平的提高,中式快餐也逐渐实现了随叫随到的服务。

        后来,手机上网越来越便捷,这也推动了外卖订餐APP的发展。在外卖平台的集体发力下,网络订餐作为新兴业态发展迅速。2017年年底时,市食药监局方面披露,有的网络订餐平台单日订餐量已突破1800万单。外卖送餐服务,不仅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也进一步促进了餐饮业的发展。

        (《北京日报》11.7 侯莎莎)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