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不少“70后”“80后”的人来说,老辈人手撕老皇历是关于童年不时会跳出的一个场景。虽然现在有更多更便捷的日期查询工具,但人们依旧需要手撕日历的仪式感。《故宫日历》《豆瓣电影日历》《物种日历》《果壳日历》……人们可选的文化日历,两只手已经数不过来了。
传统老皇历上的周公解梦、时辰凶吉被“进化”为只属于当代人,准确地说,是当代年轻人的宜忌指南;精美的碑帖、每日金句箴言成为“镇历之宝”。
“时间永远分叉,通向无数的未来”“每一个灵魂是一个世界,没有窗户”“你必须内心丰富,才能摆脱这些生活表面的相似”……这些箴言是如此简洁和肯定,让你觉得不容辩驳、很有道理;这些箴言超过多数人的阅读经验和范畴,陌生化的表达总是带给人独特的体验;更多时候,你心中顿感震颤,因为这些箴言所表达的内容和情绪与那一时刻的你是如此契合,你默喜于这种神秘的联系。
正是因为有这些心理基础和铺垫,朋友圈里的“晒日历”行为渐成风潮。
在不少文化批判学者眼中,这种以“模仿”“低廉”为特征的情感抒发,遮蔽问题、欺骗自我,虽然它们可以抚慰人心,但也无比空洞,无益于人们增加对生活的深刻认知和解决之道。
当然,人们总是要为日常的生活寻找并包装各种意义。而且,碎片化的金句箴言完美匹配了人们早已被割得支离破碎的时间,通过制造的幻觉完美缓解了人们的知识焦虑。
(《解放日报》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