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的兴起,催生了新的职业,大街小巷中多了寻找失联单车的一群身影,他们是“单车猎人”——共享单车运维员。
早上8时刚过,北京天通苑地铁站迎来了人流最为密集的时刻。许多上班族骑着共享单车匆匆赶来,把车随意一停,快步走入地铁站。同样忙碌的还有地铁站周边的共享单车运维员,唐彪就是其中一员。
唐彪每天的工作都和数字连在一起:他要连续8小时在户外,处理近百辆单车。常常要奔走30公里以上,把失踪、闲置的单车找回来,放回本属于它的位置。8时到10时在地铁站附近摆放、调度单车,维修故障车,10时到16时寻找失联车。
9月19日上午9时30分,唐彪收到一条语音提醒:“你有新任务,请及时处理”。他打开后台系统,系统上显示的地图被划分成无数的小方格,方格里标记了若干黄点,“这些小黄点是等待维修的故障车”。他很快锁定了目标,开始寻找。
“就是这辆。”唐彪发现一辆掉了车座的共享单车停在路边。他掏出扳手、改锥、除锈剂等工具,扶正歪掉的车座,拧紧松动的螺丝,不到2分钟时间就修好了这辆故障车。
还有很多时候,唐彪要在寒风或酷暑中搜索好久,小区的楼道、地下车库,村庄附近的杂草丛都是他和同伴费力查找的地方。费了半天劲儿,却无终而返也是常有的事儿。
王金明是一名淤积单车调度员,他要在各种颜色的共享单车中,“挑选”自家的单车,把重约15公斤的共享单车,一辆辆举上三轮车,也是体力活。
王金明要把淤积单车运输到单车紧缺的地铁站,通常,共享单车等不到被放到停车位,就被人扫码骑走了。一次拉30多辆单车,一天运五六趟,小腿肚子疼得像是跑了全程马拉松。共享单车运维员以男性、90后为主,一般月薪在5000元以上。
除了完成维修、调度工作外,寻找失联车是他们的核心任务。每辆单车都有SIM卡(单车身份识别卡),可以时时向系统发送位置,一旦系统无法定位单车,它就成了一辆失联车。最后一位用户的骑行轨迹,是失联车发出的“求救信号”,也是找到它仅有的线索。
10时30分,系统又给唐彪派了一单任务,寻找标记为灰色的失联车。跟着定位,唐彪进入一个小区的地下车库。他骑着电动车穿梭在车道间,然后,他在电梯口处停了下来,打开手电筒,扫码、拍照。“这辆车已经闲置了26天,但不是目标车。”他按了下响铃键,跟着声响往角落里走,看到红点闪烁,“是它”。后台显示这辆车在这里已经停了39天,正在持续掉电。
“(小区)电梯口、出入口,这些地方容易找到车”,大约40分钟,唐彪在地下三层车库里,搜出了5辆共享单车。
运维员涂顺从没想过,这份平常的工作会有如此多的“意外”。
记得有一次,在一个小区里,放着一辆共享单车。他想也没想就去敲门,“一个老大爷开了门”,涂顺说自己是工作人员要求还车。老人瞅了他几眼,冷冷地说:“凭什么说是你的?这是我捡的。”说罢,老人就关上了门。
涂顺没有放弃,还是一个劲儿地敲门。10分钟后,老人开门了,他还没来得及开口,老人就拿起扫把揍他,用扫把敲他的背,他赶紧往外跑。涂顺不想放弃,他想趁老人买菜的时候,把私锁剪断,带回单车,但还是被老人发现了。最终,涂顺不得已翻进院墙,把单车“偷”了出来。“从此以后,我再不敢去那个小区了。”
挖出被“活埋”的单车,是涂顺最为特殊的一次“救援”经历。今年8月,在江西南昌李家庄的一处大型工地上,40多辆共享单车的信号集中在这里,又集体消失。
涂顺询问附近的工人有没有看到废弃的共享单车,没人理他。他弯下腰,顺手扒了扒手边的杂草,意外发现了被埋在土里的车把手。
“咱们的车被埋在土里了。”涂顺向同事大喊,一口气挖了两个多小时,手套磨破两个大洞,灰头土脸的涂顺,挖了个半米深的坑,终于把一辆单车挖了出来。挖出来的单车满身泥土、车轮变形、链条断裂。5个人挖了一整天,找到了18辆被“活埋”的单车。
在涂顺的印象里,村庄、工地是共享单车被私占的重灾区。“他们有需求,却又不会使用手机。”涂顺说,一些农民工不懂扫码,也没有开通线上支付的功能,而且建筑工地上又有便利的“作案工具”。几乎每个私占单车的工人都会告诉他,“车是我捡来的,放在路边也没人要,我不知道私占是违法的。”
很多人认为,共享单车是反映市民素质的一面镜子。但运维员刘晓东不愿意用道德、素质这样的字眼来定性。他相信,最终要靠技术解决问题,用规则约束用户行为。一些城市试水“电子围栏”,共享单车必须停在虚拟停车框中,否则无法锁车结算,这是刘晓东的终极目标。
(《中国青年报》10.29 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