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三姐”来自于广西壮族民间传说,其传说史载最早见于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是广西壮族民间传说中美丽聪敏、勤劳善良、以歌代言的“歌仙”。在柳州市鱼峰山,有一座刘三姐雕塑,刘三姐坐在鲤鱼上,这是刘三姐出现的最早版本。
1959年,作为广西庆祝新中国成立10周年献礼剧目。当时中共柳州市委宣传部和市文化局研究认为,民族色彩和地方特色就是广西的优势,要做就做民族艺术。于是,柳州市召开了座谈会,最后选定了三个题材,彩调剧《刘三姐》便是其中之一。该剧取材于壮族歌仙刘三姐的传说故事,以对自由和幸福生活的追求为主题,讲述了刘三姐为了维护人生的自由和尊严,以山歌进行顽强抗争的故事,成功塑造了勤劳善良、直率泼辣能歌善舞的刘三姐形象。之后,彩调剧《刘三姐》便成为桂北地区传统戏曲剧种之一,也成为广西各族人民喜闻乐见的地方戏曲。
地方各门类艺术形式创排同一种题材,塑造同一个形象,地方政府部门专门为之举办汇演,可称广西文艺史上之最。196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发出通知,组织举行全区《刘三姐》文艺汇演大会,要求全区各地以群众文艺运动的方式大演“刘三姐”,从中选出好的“刘三姐”作品参加全区汇演。通知发出后,广西出现了处处上演《刘三姐》、人人争看《刘三姐》的盛况。《刘三姐》文艺汇演大会以彩调剧、歌舞剧、桂剧、壮剧、粤剧、琶剧、歌剧、木偶剧、师公戏等广西多个剧种形式演出了43场。同年,彩调剧《刘三姐》还到北京举行了近4个月的汇报演出,共演出76场,观众达11万多人次,还有5次进中南海、4次进怀仁堂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
“刘三姐”之所以能传承到今天,得益于山歌的心心相印和口口相传。“刘三姐”的山歌是以一个开放、发展的姿态流传下来,每个时代的山歌都会存在每个时代的烙印。其精髓在于以朴实、直白的语言声音和口口相传,表达人们生活、劳作中的情感、见闻、思想和各种原因的喜怒哀乐,以广西壮族独特的诗性语言树立一个善于歌唱、勤劳善良、不怕困难、追求幸福生活的女性形象。
(《人民政协报》10.26 龙倩 郭海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