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9年10月15日 星期二

    老年高血压的特点

    《 文摘报 》( 2019年10月15日   04 版)

        老年高血压指年龄≥65岁,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90毫米汞柱。老年人是一个独特的群体,其高血压也有区别于其他人群的临床特点。

     

        压差大 老年高血压以收缩压升高为主,压差比较大。这是因为,老年人各器官呈退行性变化,尤其是心血管系统,动脉硬化明显,几乎成了无弹性的管道。心脏射血时,主动脉不能完全膨胀,动脉内骤增的血容量得不到缓冲,导致收缩期血压增高,而舒张压相对较低,脉压差进而增大。

     

        波动大 老年高血压波动较大,一天中忽高忽低,特别是收缩压。这主要由于老年患者血管压力感受器敏感性减退所致。

     

        可能是假性的 老人由于动脉硬化,容易出现假性高血压现象。假性高血压发生率并不高,但随着年龄增长,发生率有增加趋势。因此,对于周围动脉很硬,血压又很高,但不耐受降压治疗,服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时会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患者,若未发现明显的脑、心、肾等重要器官损伤表现,应考虑假性高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多 老年高血压易受体位变动影响,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率较高,特别是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中更易发生。体位从平卧到坐起,或从蹲到站,血压会突然降低,出现头晕、昏倒,这与压力感受器敏感性减退也有关系。

     

        并发症与合并症多 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减退,患高血压后容易引起心、脑、肾的合并症,如心绞痛、心梗、脑卒中、肾功能不全等。

     

        用药期间易抑郁 老年人神经系统功能较低,用药期间更易发生抑郁症。因此,应避免选择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抗高血压药物,如可乐定、甲基多巴等。

     

        (《保健时报》10.10 徐浩)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