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9年10月15日 星期二

    关键词

    《 文摘报 》( 2019年10月15日   03 版)

        在家上班

     

        近日,一则题为《法官在家写判决书身亡》的新闻引发热议。2017年8月12日,河北省三河市人民法院法官杨文峰在家整理案卷材料、撰写案件判决书的过程中上厕所时突然发病晕倒,后经抢救无效于当日死亡。经历多轮复议、诉讼程序,最终审查的最高人民法院落槌认定,职工为了单位的利益,在家加班工作期间,应属于“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并驳回了人社部门的再审申请。

     

        李英锋:在家加班视为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上班,体现了司法进步,也体现了劳动保护的进步。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劳动者的工作方式正日益呈现灵活化、碎片化的特点,工作地点不再拘泥于单位的办公场所,一些员工选择在家办公或在图书馆、咖啡馆等公共场所办公,工作场所的概念进一步模糊,外延进一步扩大。把在家加班纳入在岗上班的范畴,是对新型劳动关系、加班关系的理性正视和认可。

     

        (《中国青年报》10.9)

     

        AI医生

     

        “未来最大的产业是AI(人工智能),AI将有可能得到规模化使用,AI会给社会创造更多财富,提高效率。”这是任正非在最近的访谈中做出的判断。其实,不仅是城市,乡村也该享受到AI带来的红利。近日,广东省卫健委健康扶贫“AI医生进乡村”项目全面上线,广东省卫健委为全省2277个贫困村卫生站全部配置智能健康设备包,并全部对接省级远程医疗平台。

     

        吴诗苑:用AI技术打破时空界限,实现送医下乡、云端诊疗,将“AI+医生+乡村”三者融合,这样的探索值得肯定。不过,要想发挥好“AI医生”的最大效能,关键还在于能够本地化,用接地气的方式服务农村百姓,防止出现“水土不服”。

     

        (《新京报》9.28)

     

        打卡式旅游

     

        国庆假期,不少游客很辛苦。有的人,排队5小时,只为打卡西湖音乐喷泉;有的人,排号20000桌,只为打卡一家网红餐厅;有的人,堵车半小时,只为打卡一个名叫“立马回头”的公交站。这种走马观花的旅行方式,被称作“打卡式旅游”。

     

        堂吉伟德:“打卡式旅游”忽略了休闲的意义,让旅行变得功利而浮躁。但其依然大有市场,并呈现出“网红化”的变种,背后是“个性化选择”的集体化呈现。“别人好,不如自己看了好”“即便要后悔,也要经过了才后悔”的打卡追求,更彰显出个体为满足自我内心精神需求的坚持。

     

        (中新网 10.8)

     

        奇葩村规

     

        7天长假赶赴8场婚礼,巴巴地送出去一个月工资……最近,一位被“份子钱”掏空的年轻人引发共鸣。有感于此,山西襄汾县赤邓村决定“重拳整治”,一道“史上最严村规”横空出世。网传公告显示,10月1日起,该村不允许过满月、周岁生日、六十岁生日、搬家宴请等,葬礼不准披麻戴孝、不准祭奠、不准送花圈纸扎等。

     

        孟然:大操大办之风让不少人不堪其扰也无可奈何,以村规的方式达成共识,不失为一种治理途径。然而,法无禁止即可为,用法外的“村规”来一刀切地强推“文明新风尚”,怕是有些一厢情愿。不妨改村规为倡议,从村委会领导干部做起,带头拒绝铺张浪费,毕竟春风化雨好过怒目金刚。

     

        (中国之声 10.10)

     

        刷脸支付

     

        今年以来,刷脸支付在各大商店、餐馆逐渐铺开,消费者在购物付款时,不用打开手机二维码,只是看一眼支付设备,就能轻松完成付款。但消费者和商家在感到新鲜、好奇的同时也发现,这一设备利用率较低,体验也没有二维码支付好,还存在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

     

        史奉楚:简言之,密码和二维码可以更改或变换,人脸等生物信息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更改性,其一旦泄露,则处于不可逆转的状态。这正是人们最为担心的所在。监管部门应出台生物信息采集、使用规则和标准,避免支付机构滥用权利,进而提升刷脸支付的安全性,减少不必要的安全隐患。

     

        (新华网10.9)

     

        男护士

     

        今年,广州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共招收了202名新生,其中56名男生。据统计,该校护理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首次就业平均月薪约为7000元。依据不同的科室和职别,毕业两年后有的毕业生薪资将可能破万元,十年后更有可能成为主管护师。

     

        然玉:随着医学诊疗进步所带来的工作量剧增,男护士的作用正在放大。现阶段,男护士的价值往往建立在更胜一筹的体能和精力基础上,而这并非是不可取代的。倘若试图给出严谨的求学、择业建议,那么就必须要回答一个根本问题,那就是医疗行业对于男护士的“强需求”是不是可维系的?护士一行能否持续转化为一个“性别中立”的职业?现代社会,护士行业的性别结构失衡没有任何理由再继续存在下去。

     

        (《北京青年报》9.30)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