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9年10月15日 星期二

    代课教师有偿补课被辞引发同情

    《 文摘报 》( 2019年10月15日   02 版)

        近日,有山西原平市民在政府官网市长信箱举报称,当地一名小学代课教师在校外私自补课,“课上不讲课外讲”,每名学生每月收取300元补课费。当地教育部门经调查确认了补课事实,要求涉事小学解聘该教师,并责令其退还补课费。

     

        的确,一些教师用“课上不讲课外讲”等方式,诱导学生去自己开办的补习班补课,是对师德师风的严重损害,教育部门当然应该依规对涉事教师予以严厉惩罚。但网民跟帖中同情“代课教师”的声音比较多,值得深思。

     

        此事复杂之处在于,当事人是一名代课教师。众所周知,代课教师在工资、社保、评职称、业务培训等方面,都无法与正式在编教师享受同等待遇。虽然目前无法确认那位代课教师有偿补课是否与收入低有关,但公众对其表示同情与包容,还是反映了一些深层次问题。

     

        很多地方代课教师已经成为历史,但在一些师资力量缺乏的农村贫困地区,这一群体依然以不同的方式存在。他们是基层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做出了很大奉献,很多人对他们是有感情的。人们何尝不知道有偿补课涉嫌违规,但代课教师群体的生存状况让大家选择了宽容,更不忍心看到他们受惩处。

     

        当然,改善代课教师群体的生存状况,不应通过有偿补课来实现,而应该由合理的制度来保障。解决代课教师同工不同酬、待遇不对等的问题,不仅事关这一群体的权益保障,更关乎如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大问题。

     

        这些年,各级政府为促进教育公平做出了巨大努力,但不足和短板也必须正视。代课教师同样是“筑梦人”,进一步提高代课教师的待遇,缩小编制教师和代课教师的差距,欠发达地区仍然需要持之以恒地努力作为。

     

        (新华网 10.10 刘晶瑶 王井怀)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