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9年10月15日 星期二

    农民工为何不肯进服务中心找活干

    《 文摘报 》( 2019年10月15日   02 版)

        近日,《工人日报》刊发《务工者“进屋难”,马路市场死灰复燃》一文,披露了山东省济南市某农民工服务中心面临的尴尬。报道说,去年末建成的槐荫农民工服务中心有着宽敞的院落,明亮的大厅,周到的服务,便利的餐饮供应,让四面八方来这里找工作的农民工再也不受寒风酷暑刮风下雨之苦……然而,服务中心运行将近一年来,情况却与想象中有所不同:一方面,服务中心内每天招工车辆约200辆;另一方面,周边“马路市场”死灰复燃,人数众多的农民工宁肯聚集在路边趴活,也不愿进服务中心找活干。

     

        这则报道,令人心情沉重。沉重的原因,不仅在于“马路市场”所导致的交通安全等重重隐患、环境卫生状况糟糕,从而严重影响了周边居民的生活;也不仅在于“马路市场”所带来的每年高达数百万的治理成本和收效甚微的治理效果;而是在于,一项原本便民、利民、惠民的投入和举措及当地有关部门付出的很多努力,最终却落了空。

     

        需要反思的是,农民工为何宁肯在马路上趴活揽活,也不愿意进正规的服务中心找活?是因为农民工贪图找活和领取报酬便利,还是服务中心的就业服务本身就不便利?比如,在务工者眼中,路边揽活虽都是零工,但上工容易、结算快、挣得多;而“大厅里提供的岗位要学历、要技术证,工作还得先试用”。这说明了哪些问题?

     

        需要反思的是,建这个农民工服务中心,本就是为了整治周边长期存在的“马路市场”,为了“帮助农民工解除后顾之忧”,那么,当初服务中心应该建在哪里、如何建、具体服务该如何提供,有没有问过农民工?有没有认真听取过广大农民工的意见和建议?

     

        需要反思的是,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仅靠提升硬件、服务正规,仅靠加大宣传引导力度,还远不够。农民工兄弟是最务实、最讲究实际的。服务中心并不是独立于社会之外的存在,农民工在就业找活时,势必会用心考量当地的劳务市场行情、工资拖欠状况、用人单位信用、用工灵活度等现实因素。那么,当地有关各方是否凡事真正做到了以职工为中心?公共服务是否真正做到了与广大农民工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

     

        需要反思的问题自然不止这些。存在类似问题的,也不止济南一地。但至少要从这些开始,切实改进工作,走出窘境。

     

        (中工网 青辰 10.11)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