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的经济韧性
徐圆等在2019年第7期《财贸经济》上说,将经济韧性引入对中国现实情况的实证研究中,在反事实实验的框架下运用相关数量模型分期测度230个城市的经济韧性,同时构建涵盖工业与服务业44个大类的产业结构多样化指标和产业结构调整指标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差异性进行解释。研究结论显示:面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外部冲击,中国各城市间的经济韧性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拥有多样化产业结构的大城市更能抵御风险。当经济进入恢复调整期后,越多样化的城市就越具有调整能力,这些城市通过发展“新经济”,激励新一轮更高效的生产活动,从而获得长久和坚实的经济韧性。多样化的产业结构不仅有助于城市抵御外部冲击,还为冲击后的适应性结构调整提供更大的空间,是中国城市经济韧性的关键所在。
董仲舒改制思想的三种向度
黄波在2019年第2期《江汉学术》上说,董仲舒讨论“改制”,既有理论层面的建构,又有经世角度的构想。具体说来,其改制思想具有三种向度:一是基于天人哲学中的王者受命观念而构建的新王改制说;二是对春秋经传展开创造性诠释所建立的孔子改制说;三是面对西汉早期的社会状况而提出的以更化为中心的汉代改制说。这三种向度具有紧密的关联。首先,新王改制说为孔子改制说建立了理论基础。其次,新王改制说和孔子改制说,一者以天的权威性,一者以孔子的权威性,在理论层面共同表明汉王朝革新更化的必要性和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