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9年09月26日 星期四

    填补钱学森回国历史研究空白

    《 文摘报 》( 2019年09月26日   06 版)

        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张现民博士的《羁绊与归来——钱学森的回国历程(1950-1955)》一书于今年年初应时面世。

     

        本书主要讲述了在1950-1955年间,钱学森归国相关一连串事件的背景、起因、完整经过以及结尾和影响。

     

        作者所采用的核心档案资料源自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组织过的两次资料征集,包括美国加州理工档案馆、麻省理工学院档案馆、美国国家档案馆太平洋分馆等,资料多达1500余页。

     

        本书不仅还原了钱学森回国的全过程,而且就一些具体细节进行了纠偏和校正。例如,目前,关于钱学森回国普遍存在这样一种说法:在周恩来的指示下,中方代表在中美大使级会谈中利用钱学森于1955年6月15日写给陈叔通的那封求援信,与美方代表交涉,最后要回了钱学森。这不仅在坊间是这样的认识,而且在学术界也是这样的声音。但作者利用丰厚的档案资料,通过扎实的论证,颠覆了这一传统的认识。

     

        作者认为,在中美大使级会谈前夕,美方为了积极准备即将到来的中美大使级会谈,特别是想利用这次中美大使级会谈的机会,努力赎回那些在朝鲜战争期间被俘获的军事人员。美国总统、国务卿等出面,多次同有关部门沟通协商。特别是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的误判,最终使钱学森回国。

     

        本书以资料档案为依据,以还原历史场景为目的,填补了钱学森回国历史研究的空白,完善了钱学森研究的系统性,提出了新的学术观点,是具有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

     

        (《中华读书报》9.18 李梦涵)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