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不知为何过一段时间就会莫名心动过速,平时每分钟心跳80次,发病时躺着100次,坐着110次,卧床休息或用药过后就好了。”患者侯女士说,最近有点不对劲,于是来到医院,可检查下来竟是心力衰竭。上海远大心胸医院终身院长孙宝贵教授提醒,窦性心动过速、莫名疲劳等现象均是心力衰竭的前兆,一定要及时就诊,以免因心力衰竭危及生命。
我国成人心衰患者基数大。然而,由于心衰普及率不高、民众对其普遍缺乏基本认知,致使很多患者错失了最佳诊疗时机,约20%的心衰患者在确诊后1年内死亡,约有50%心衰患者在诊断5年后死亡,生存率低于多种癌症。
警惕早期心衰现象
孙宝贵教授表示,心衰是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是极其严重的心脏病。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肺心病、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心瓣膜病、贫血的人群,都属于心衰的高危人群,应及时治疗,防治过渡到心衰阶段。
他指出,高危人群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来了解自己的心脏状况,抓住早期心衰的蛛丝马迹,及早预防。比如,进行较剧烈运动时,感觉心跳明显加快、心慌、气短、胸闷、胸痛、呼吸急促,休息十多分钟才能缓解;运动耐力明显比之前差,更容易感觉疲劳,而且总是懒洋洋的;睡觉时,用原来的枕头会感觉呼吸困难,必须换高一些的枕头或是半卧,呼吸才能顺畅;晚上睡觉因突然的气闷、气急而惊醒,被迫坐起,有时可能还伴有咳嗽;吸烟、受凉、吃饭过饱以及情绪紧张的情况下感觉胸部憋闷、疼痛,需要十几分钟才能平静下来。
以上这些情况都提示心衰的发生,心脏功能会逐渐减退,需要患者引起高度重视。
家庭养护要重视
对于心衰的病患,首先要注意合理休息,除午休外,下午宜适当卧床休息。急性期和重症心衰患者应卧床休息,当心功能好转后,应下床进行适当活动,如散步等,但要掌握活动量,当脉搏大于110次/分或感到有心慌、气急与异搏感时,应停止活动并休息。切忌活动过多、过猛,更不能参加较剧烈的活动,以免心力衰竭突然加重。
其次是减少诱因,劳累、感染是诱发心衰的常见原因,对慢性心衰病人来讲,无论遇到何种感染,均应早期应用足量抗生素。体弱患者有感染时,体温不一定很高,可能只表现为倦怠、嗜睡、食欲不振等,应注意观察。减少劳力因素,保持排便通畅。注意预防感冒,感冒流行季患者要减少外出,出门应戴口罩并适当增添衣服。
在日常生活中,心衰病患要注意调整饮食。重度心衰患者饮食宜低盐,若有水肿时,更需低盐饮食和低钾饮食,如鸡蛋、鸭蛋、皮蛋、面筋、梨、西瓜等。用利尿药后,尿量增加时宜多食含钾高的食物如蘑菇、橘子、香菇、香蕉、百合、红枣等。各种咸食和腌制品均应禁食。此外,心衰患者宜食易消化的食物,避免生冷、坚硬、油腻及刺激性食物,也要避免容易产气的食物,如豆类、薯类、南瓜等。禁食或少食的食物还有油条、油饼、霉豆腐、香肠、咸肉、腊肉、熏鱼、海鱼、咸蛋、酱菜、皮蛋、豆瓣酱、汽水、啤酒等。
(《新民晚报》9.12 高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