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国放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如果拥有一辆自行车,不仅方便而且脸上绝对有光。如果拥有一辆名牌自行车,那更让人羡慕至极。
那时我在上海中山公园附近一家小商店当学徒工,家住在天山新村,中午吃饭休息半小时,那时我学徒工资每月17.84元,为了省钱,每天中午赶回家吃饭,短短半个小时必须连奔带跑。此时多么想有辆自行车可以代步,可是要买辆自行车谈何容易,首先必须要有非常紧缺的自行车购物券,另外还要100多元人民币,这相当于我学徒工整整一年的工资啊。
此时与我一起进单位的小徐也很想买辆自行车,两个穷学徒经郑重商议决定合买一辆车。结果跑了好几家旧货商店,花了35元买了辆除了铃不响,其他零部件都响的破自行车,上下班时一人骑,一人坐在后面书包架上,摇摇晃晃的,十分危险。不久,上海兴起买处理零件装自行车的风潮,我也挤在人群中,今天淘个自行车车架,明天买只坐椅,后天弄一只龙头,就这样经过近半年的劳顿七拼八凑装了辆杂牌自行车,但杂归杂,总比35元的老坦克好多了。
记得我一个中学陈同学家庭条件比较好,1966年秋他在天山五金商店排通宵队,花了162元买了辆黑色28英寸全连罩凤凰牌自行车,骑起来十分潇洒。他为人大方,我有好几次徒步一公里多去他单位借车,为的是过过骑车瘾,然后在他下班前再完好无损地还给他,否则下次就不好意思再借了。
还记得我大哥支内去重庆工作,每年探亲回沪,隔壁邻居小伍知道我大哥回来探亲一次不容易,并要四处帮同事购物,他总是慷慨地将他的爱车(28寸永久自行车)借给我大哥使用,而自己却徒步上下班。我还记得我学自行车也是在这辆车上学会的。
我当时一直想不通,号称自行车王国的国民怎么连辆自行车都买不到、买不起?
说起自行车购物券,那年代特别抢手,一个几百人的单位,一年大概只能分到二三张,无论干部或职工都根据申请前后顺序排队,也有的单位干脆采取抽签抓阄的办法。我单位有一个工会副主席,兼票证管理。人们发现他总是骑新的自行车,原来他利用职权,两三年换辆新车,旧车再原价卖出,捡了个便宜。但是他这种贪小行为影响了他的前途,他写入党申请书二十多年,直到退休都没有被批准。当然在物资极度贫乏年代,绝大多数干部是大公无私,廉洁奉公。
去年我和夫人去加拿大旅游,住在当年与我合买35元破自行车的同事小徐家,他已在加拿大定居十几年。说起这件破自行车往事,至今仍印象深刻历历在目。他感叹地说:祖国这些年的发展真是飞速,身在国外的中国人也感到无比自豪。
我的小家也同步国家的发展,女儿家与我家都各有一套宽敞舒适的居室、一辆上下班、郊游、会友都十分方便的小轿车。
但近距离的出行,我更喜欢用手机扫码开锁,骑上遍布全市大街小巷的共享自行车。因为它低碳、健康、绿色、环保、便利。
(中国作家网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