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认为,一旦经济活动从某个部门甚至单个企业发起,最终会通过涓流效应,使经济整体乃至全社会利益均沾。涓流经济学指的是在一个体制中,给予上层人的利益会传递给较低阶层人的经济学理论,又称扩散效应。
例如,美国当代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指出,在自由市场社会,合理的收入分配伦理原则,便是让每个人得到其运用自己的工具所生产的物品。弗里德曼也谈到国家的作用,但是他强调的并不是再分配,而是界定和执行产权。在理论上坚信这一理念,并且在政策上予以付诸实施的是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使其成为“里根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基点。
另一名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回顾了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交替执政过程中,对待收入分配的不同政策倾向与实际不平等程度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采取什么样的收入分配政策,不是无关紧要的,而是影响十分显著。克鲁格曼的逻辑,反过来看也是有效的影响,即收入分配的结果又会影响政治风向乃至政策倾向。美国岗位流失的问题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充分反映了涓流经济学从理论到实践、从原因到结果、前期政策的后果反过来影响随后的政策制定,及至造成政治分野和社会分裂的完整过程。
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以及他的前辈安东尼·阿特金森关于收入分配问题的杰出研究,都毫不含糊地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解决收入不平等问题的唯一出路是政府和社会对收入进行必要的再分配。例如,皮凯蒂收集并分析了丰富的各国历史数据,发现资本报酬增长速度大大快于经济增长率,导致财富越来越集中。既然这种趋势分别是长期时序数据所揭示的历史轨迹以及跨国数据所描述的现状,无论市场机制还是时间跨度的自然力量都无法遏止,那么社会干预和政府政策就无可避免。
(《北京日报》8.12 蔡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