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衰老在外表上常通过容颜表现出来,比如皮肤长皱纹、变粗糙,内在衰老比较明显的是血管老化——动脉硬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内的血管结构也会发生老化,具体体现在血管逐渐失去弹性,血管壁增厚,血管内皮功能发生障碍。这种血管老化、硬化并不是疾病,而是自然的退行性改变。
“粥样”硬化与一般的硬化最大区别就在于“粥样”,具体来说,动脉发生硬化之后,血管内皮变得比较脆弱易损,在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等不良因素的刺激下出现了伤口,血液中的脂肪就此沉积在伤口处,同时引起一系列的炎性反应。接下来,伤口处脂肪沉积越来越厚,同时还伴有纤维增生及钙质沉着等其他病变。这时候的血管内膜不再是光滑平整的,而是黄色或者灰白色突出管腔,内膜下的物质呈现“粥样”,故称粥样斑块。
粥样斑块严重者使得血管腔变得狭窄甚至完全堵塞血管腔,脆性进一步增加后可能发生破裂,破裂处容易形成血栓。综上,这种血管病变就是“动脉粥样硬化”。
一般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若能及时改善生活习惯、积极治疗基础疾病,还是能够较好地控制。否则任其发展,最后就会形成易损斑块。易损斑块比普通的粥样硬化斑块更容易引起狭窄,处理不当也更容易发生破裂。一旦斑块破裂,其中的“粥样物质”就会暴露到血液之中,引起血小板聚集并形成血栓,进而导致严重的梗死性疾病。急性心肌梗死绝大部分都是由易损斑块破裂导致的。
(《健康咨询报》7.1 汪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