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9年07月06日 星期六

    御功夫,天桥乐

    《 文摘报 》( 2019年07月06日   02 版)

        天子脚下的北京城,好些看上去挺粗俗的玩意儿仔细琢磨起来却都渗着股子高贵气。就比如老北京天桥的撂跤。它曾在京城盛行了几百年,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

     

        老北京话里并不说摔跤,而是叫“撂跤”。为什么呢?大概是因为京跤的规矩是撂倒为胜,点到为止。这门功夫原本不在民间,而是出自宫廷。历史上康熙爷拿鳌拜,靠的是一群演练布库戏的小伙伴。所谓的“布库戏”就是满族风格的跤术。后来为了嘉奖这群立下大功的弟兄,康熙下旨专门设了善扑营,训练精于此道的职业高手。营里那些虎背熊腰、结实漂亮的跤手就叫做“布库”,老百姓们叫俗了成了“扑户”。

     

        若论社会地位,那时的善扑营可远远要胜过现在的国家摔跤队。这支由亲王、贝勒统领的队伍直接归皇家调遣,担任着皇宫侍卫、八旗教练和御试武进士的执事等等重要差事。善扑营的比赛也不仅是宫廷表演,更是朝廷宴请蒙古王公时与草原来的跤手们切磋的重要礼仪。营里那些扑户属于典型的国家公职人员。

     

        渐渐地,北京民间出现了私人开的私跤场,在这里历练出来的头等跤手能有机会被保送到善扑营去当候补。这无形中给百姓家的孩子提供了一条不错的谋生途径。结果京城里撂跤之风大盛。政府的提倡和保护促使这门功夫发展了两百多年,也精致到登峰造极。

     

        然而,时过境迁。清王朝灭亡了。善扑营解散了。营里的老少爷们儿丢了“铁杆儿庄稼”,只能自谋生路。有门路的开馆收徒或做起小买卖,没本事的卖力气扛大个儿。京城的繁华地段和各大庙会也渐渐有了撂跤卖艺的场子。

     

        要说老北京的跤场就不能不提天桥。天桥的跤和宫廷跤并不完全一样。俗话说:“天桥的把式光说不练。”这话不能说全对,可也确实有那么点意思。要是真的一直不练,游客也就走光了。但天桥的跤场发展到后来确实是说得多而练得少,甚至有些顾客是专门来“听”跤的,还起了个雅号叫“武相声”。

     

        什么叫“听”跤?就是听场上两位手拿褡裢赤裸脊背的撂跤艺人一个说来一个帮腔的开场白:“怎么着伙计?这人不少了,天儿也不早了,大伙儿看咱俩大冷天光着膀子干什么呢?”“我们哥儿俩是撂跤的。这当初可是伺候皇上的玩意儿。那位爷说咱长得丑?这就对了!撂跤讲究不求一帅,但求一怪。”内容有撂跤常识,有北京风俗,也有天桥趣闻和社会上种种乐呵事儿。直说到把看客的兴致都吊起来了,哥儿俩才挺着瓢似的肚皮一边遛着一边双手高举褡裢大喊道:“让过诸位。”顺势穿上褡裢,扎好腰间的辫子,再向看场子的师傅说句:“您给看着点儿。”然后才对着跳起黄瓜架。虽说是表演性质的活跤,却以这种特殊方式保护了古老的国粹。

     

        通常跤场是不跟生人比试的。大家心里明白,撂地是为了养家糊口,而不是为了争强斗狠。对那些挑事捣乱的人,跤场的主人们大都非常客气地回避,甚至表现得有些谦卑。不过,他们心里其实深藏着皇城根儿底下特有的那种自尊。他们不跟您玩儿,是因为觉得您不配。

     

        如今,撂跤运动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而在冷落了属于自己的优秀传统的同时,却又非常认真地从娃娃抓起,四处开办柔道班、贻拳道班。作为体育项目,撂跤被替代也未尝不可。但,撂跤毕竟不单单是体育,它蕴含了太多的历史,太多的传统,乃至人文精神。而作为一种传统文化,一旦失去,永不可复。

     

        (《京范儿》中华书局2013年出版 崔岱远)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