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9年06月15日 星期六

    弟弟的先天性心脏病

    《 文摘报 》( 2019年06月15日   07 版)

        ■胡冰霜

     

        小弟六个月时,因感冒发烧去医院看病,结果发现严重的心脏杂音,被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

     

        他的双腿发软,走路很迟,走着走着就容易累,要蹲下来歇气。后来才知道,这种“蹲踞现象”是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一种特有动作,蹲下去可以改变血流的压力,减轻心脏的负荷,有助于大脑血液供应。此外,他出汗也特别多。吃饭喝水时,汗珠会大颗大颗地从他身上冒出来。不知何时,他的牙齿就渐渐变成了铅灰色的。凡是去医院看病,医生就说他有先天性心脏病,必须尽快动手术。父母每每闻之都噤若寒蝉。

     

        小弟上高中时,我正在华西医科大学读大二。有一天,我在图书馆上晚自习时,总觉得心猿意马、如坐针毡,于是干脆收拾书包回家去看看,这才知道小弟感冒咳嗽好几天了。那一夜,他咳嗽不止,到了下半夜突然咯出粉红和鲜红的血痰,估计有半碗。第二天一早,我陪他去华西医院和省人民医院详细检查,诊断结果为:室间隔缺损、左心室肥厚、肺动脉高压、肺淤血。医生建议马上手术。

     

        小弟很快住进了华西医院胸外科。术前的各种检查很繁复,终于万事俱备,只差让母亲来签署手术同意书了。同意书共两页红纸,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触目惊心的条款。母亲说自己签过字后就分不清东南西北了,路都不晓得该怎么走了。

     

        手术从清晨做到下午四五点,结束后小弟直接进了监护室,两天后回到病房。他先是出现高热、肺部感染、浓痰淤积,接着发生心律失常、室性二联律,同时又产生过敏反应,全身上下渐次长满大大小小的红色丘疹。术后第三天,小弟的心脏杂音、震颤又出现了,且比术前更夸张。我去请教主管医生。他说,这种情况叫“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再通”,即室间隔修补好的地方重新开了口子。由于心脏的神经传导纤维要从缺损部位的侧面经过,所以此处不宜缝合得太严实,以免妨碍心脏传导,结果被血流冲开了。我问他下一步该怎么办。他犹豫地回答:“实在不行可以考虑再手术。”

     

        小弟出院回家休养。从他左胸前肋骨间隙,看得见心脏汹涌澎湃地撞击着胸壁,用听诊器听得到里面波涛滚滚、日夜呼啸。涛声就此夜夜入梦:能否再手术?何时再手术?我们全家在意识和无意识之中不断掂量。

     

        小弟术后休学一年,次年复学后参加高考,居然夺得学校的理科状元。记得那年的高考体检在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我陪他去,再三向负责体检的医生们说明他手术后心脏情况稳定,体力不错,能胜任繁忙的学习任务,等等。哪知医生只瞄了一眼,就拿起大印“砰”的一声盖下“体检不合格”五个红字。大学一事就此作罢。

     

        后来,小弟相继当工人、出体力、念自修大学、搞文职、做编辑等。他的心脏状况比预想的要好,身体基本平稳,应付常规的生活和职业都没问题。不过,每次复查,医生们总是建议小弟尽快再做修补术,但我们一直不敢下决心。

     

        时间慢慢地过去了。2000年初,我找到一位同学咨询,他是有名的胸外科专家。他说,距离初次手术已有20来年了,照这个趋势看,可以继续维持、观察;而且,无论在哪里手术,当年的意外都有可能再次发生。最后,他笑着说:“心脏病方面,心理作用也很重要。”他的看法让我们颇为受用,再手术的事也就放下了。

     

        今年是手术后的第38年,小弟53岁了,身体仍然不错。这是我们一家未曾想到的。果真是“久等必有一禅”。我暗自庆幸,这些年没有让小弟匆匆忙忙地再做修补术。经过许多事情后,我的临床治疗观也日渐保守:可做可不做的手术尽量不做,可吃可不吃的药尽量不吃,检查或许可以积极些,但创伤性的检查也应该保守些。

     

        (选载十一)

     

        (《与病对话:全科医生手记》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9年出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