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9年06月15日 星期六

    “呵呵”是苏东坡发明的吗

    《 文摘报 》( 2019年06月15日   02 版)

        有网友撰文,声称网络流行语“呵呵”最早起源于苏东坡,并举出书信为证。其一,《与鲜于子骏》:“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其二,《与文与可》:“不尔,不惟到处乱画,题云与可笔,亦当执所惠绝句过状索二百五十匹也。呵呵。”其三,《答陈季常》:“一枕无碍睡,辄亦得之耳。公无多奈我何,呵呵。”

     

        实际上,“呵呵”一词的发明权根本不属于苏东坡,即使用在书信中也并非苏东坡首创。

     

        “呵呵”最早出自《晋书·石季龙载记》。十六国时期,后赵皇帝石虎的太子石宣妒忌弟弟石韬得宠,派遣刺客杀了石韬。临葬前,石宣“乘素车,从千人,临韬丧,不哭,直言‘呵呵’,使举衾看尸,大笑而去”。既然是“大笑而去”,“呵呵”当然就是笑声。后赵乃羯族所建,因此“呵呵”本来是胡人之间流行的一种笑声。入唐后,唐皇室本来就有胡人血统,加之采取兼容并蓄的国策,遂成就了辉煌的大唐盛世,“呵呵”这种胡人的笑声也顺理成章地传入了中原。

     

        “呵呵”用之于书信也并非源自苏东坡。早在苏东坡出生前三年,欧阳修就开始在书信中“呵呵”了。苏东坡八岁时,欧阳修依然如故:“铭文不烦见督,不久纳上,只为须索要好者,恐未尽尔。呵呵。”这时候的苏东坡还在跟着父亲读书,哪里就学会“呵呵”了?

     

        有宋一代,“呵呵”一词非常流行,尤其是名人的书信中常常使用。人们经常有一个误解,认为今天使用的大多数流行语都是现代的专利,其实不然,古人口中早就说着跟我们一样的话了,“呵呵”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北京日报》6.11 许晖)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